题灵山寺
树凉清岛寺,虚阁敞禅扉。
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归。
湖平幽径近,船泊夜灯微。
一宿秋风里,烟波隔捣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凉爽的树荫下,有座寺庙坐落在小岛上,空灵的楼阁敞开着禅意的大门。四面的闲云悠悠飘来,孤独的小鸟在中流独自回巢。湖面平静而幽静的小径靠近,夜晚船只靠岸灯火微弱。在这阵阵秋风的夜晚,烟雾浩渺的湖面隔绝了洗衣的声音。

去完善
释义
1. 题灵山寺:这首诗的题目是“题灵山寺”,表示这首诗是描写灵山寺的诗。
2. 张乔:唐朝诗人,生卒年不详,与韦庄同为“花间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3. 树凉清岛寺:指在清凉的树木掩映下的孤岛上的寺庙。
4. 虚阁敞禅扉:虚阁是指悬空楼阁,这里应该是对灵山寺的描绘;敞禅扉指敞开寺庙的门扉。
5. 四面闲云入:形容灵山寺周围都是悠闲的白云飘过。
6. 中流独鸟归:指在河流中间有一只独自归来的鸟。
7. 湖平幽径近:指湖面平静,湖边的小路显得更幽静。
8. 船泊夜灯微:描述了夜晚渔船停泊在水面的情景,灯光微弱。
9. 一宿秋风里:指在秋天的夜晚中度过一晚。
10. 烟波隔捣衣:烟波指水面上弥漫的烟雾;捣衣是古代妇女把衣物放在石头或砧板上捶击漂洗的过程,这里可能是想象渔家妇女在水中洗衣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寺庙景象。首联“树凉清岛寺,虚阁敞禅扉”,形象地展现了灵山寺周围树木繁茂、凉爽宜人的环境,以及寺庙内的空旷与宁静。诗人通过这两个形象的描绘,为读者展示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清静之地。
颔联“四面闲云入,中流独鸟归”,以闲云和独鸟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在这个环境中内心的平静与超脱。在这种心境下,外界的一切纷扰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只需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颈联“湖平幽径近,船泊夜灯微”,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物,湖水宁静,幽径蜿蜒,船只停泊在远处,灯光微弱。这些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使得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内心宁静。
尾联“一宿秋风里,烟波隔捣衣”,则以秋天的夜色为背景,表达诗人对于世事变幻的思考。在这个秋夜,烟波浩渺,捣衣的声音被远远地隔绝,诗人以此暗示自己已经看透世间的纷扰,达到了内心的解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灵山寺》是晚唐著名诗人张乔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83年前后,正值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唐代宗李豫被迫南逃的混乱时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战争频繁,百姓疾苦。作为一位关注民生、同情民众的诗人,张乔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时局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他通过描绘灵山寺的宁静祥和,反衬出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也表现出对禅宗文化的向往和敬仰。
在这个特殊时期,张乔本人也经历了许多人生波折。他曾一度因战乱而流亡他乡,辗转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痛苦。然而,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