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添丁
春风苦不仁,呼逐马蹄行人家。惭愧瘴气却怜我,
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数日不食强强行,
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不知四体正困惫,
泥人啼哭声呀呀。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父怜母惜掴不得,却生痴笑令人嗟。宿舂连晓不成米,
日高始进一碗茶。气力龙钟头欲白,凭仗添丁莫恼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里的风残酷无情,驱使着马儿疾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我这疲惫不堪的身体在此落脚,已经多日未曾进食的我勉强支撑着前行。
谁又能料到,这粗暴的风竟然心疼起我来。它将那满身是病的我逼入了“泥人”的角色,用沙哑的声音诉说着悲痛的故事。突然间,它又在书桌上挥洒墨汁,将诗与书涂成了乌鸦的羽毛。我的父亲母亲想打我但又舍不得,只能看着我傻笑却又叹息不已。
厨房里连夜磨的米没有做成饭,太阳升起的时候才能端出一碗茶水。我这年迈的父亲力量衰弱,头发苍白,他要依赖子女照顾,以免惹恼了他。
去完善
释义
《示添丁》卢仝
1. 春风苦不仁:春风无情,驱散马蹄。
2. 呼逐马蹄行人家:指春风催马疾驰,走过千家万户。
3. 惭愧瘴气却怜我:卢仝自嘲自己的处境,惭愧于自己的落魄,反而被疾病所怜悯。
4. 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形容困苦的生活,疾病在卢仝的身体中寻找生存的空间。
5. 数日不食强强行:描述卢仝饥饿的状态,几天没有吃东西,但勉强还能行走。
6. 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指春天时繁花满树的景象,自己无法欣赏。
7. 不知四体正困惫:此时的卢仝身体疲惫,无力顾及其他。
8. 泥人啼哭声呀呀:孩子哭泣的声音。
9. 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孩子突然来到书桌旁,胡乱涂鸦。
10. 父怜母惜掴不得:尽管父母疼爱这个孩子,但也不能打他,只能叹息。
11. 宿舂连晓不成米:家中粮食匮乏,连夜舂米仍然无法满足生活所需。
12. 日高始进一碗茶:直到日上三竿,才艰难地为孩子烹煮一碗茶水。
13. 气力龙钟头欲白:形象地描绘了卢仝的疲惫与衰老,仿佛生命已走到了尽头。
14. 凭仗添丁莫恼爷:希望这个孩子能理解家庭现状,不要给父亲增添烦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温馨的瞬间。首句“春风苦不仁”写春天的美好与残酷;接下来用“惭愧瘴气却怜我,入我憔悴骨中为生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坦然面对困境,乐观处世。诗人以“数日不食强强行,何忍索我抱看满树花”描述自己为了生活而忍受饥饿之苦,同时也感慨生命的顽强。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绘家人关怀的场景和孩童的天真无邪,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幸福生活。最后两句以幽默的语言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即使年岁已高、精力不再旺盛,但他依然希望有新的生命给家庭带来欢乐。整首诗语言生动活泼,既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又富有生活情趣,读之令人心生暖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示添丁》是唐代著名诗人卢仝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期间,卢仝因直言敢谏、敢于抨击时弊而闻名朝野。当时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民生疾苦不断加重,政治腐败愈发严重,这使得卢仝深感忧虑。在他的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民众福祉的关切之情。
与此同时,卢仝的个人生活也颇为坎坷。他与妻子孟氏育有二子,长子卢翕早亡,次子卢添丁年幼。在这种人生际遇下,卢仝在《示添丁》一诗中,既表达了对自己家族未来的期待,又揭示了广大民众的困境。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从而改变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综上所述,卢仝的《示添丁》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出的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诗篇。它既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又体现了其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