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宝林院五松

标题包含
宝林院五松
葛洪井上两三株,不与孤秦作大夫。 借问东山岁寒木,得无羞见水西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葛洪井:指广东罗浮山中的茶亭水井,相传为葛洪炼丹之处。 2. 孤秦:指秦始皇,这里借指其他历代皇帝。 3. 大夫:古官职名,这里用来比喻有地位的人物。 4. 东山:此处代指“五松”所生长的宝林院。 5. 水西无:即水西边的柳树。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宝林院五松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五松的赞美之情和对宝林院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葛洪井上的两三株松树进行描绘,表现出它们不与孤秦(指秦始皇)作大夫的高洁品质。通过借用东山的岁寒木,诗人强调了五松的坚韧和毅力,使读者感受到它们在水西无处的独特魅力。整首诗表达出诗人对五松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宝林院的美好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宝林院五松》是北宋诗人杨杰创作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宝林院中的五棵松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127年间的北宋时期,此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诗歌创作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特点。 在创作这首诗篇的时段内,杨杰的个人经历丰富多样。他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务,并在地方官吏生涯中表现出治理才干。除了从事政务活动外,他还十分关注社会问题和民生疾苦,曾屡次上疏朝廷,请求减免赋税。与此同时,他积极参禅悟道,修行于佛门之中,并于晚年成为一位出色的禅宗大师。这些人生际遇使他对世间万物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从而使他的诗作充满了哲理。 在这一历史时期,北宋社会生活相对安定,但由于封建统治的弊端,社会矛盾依然严重。这一时期,儒家、道家及佛家思想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不断交融。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地位重要,寺院成为了人们精神寄托的场所。在这种背景下,杨杰以松为喻,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佛理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