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
鸿门无人易水寒,安得壮士久所患。
求之市隐戎行间,纷不当意鬓已班。
逆胡未讨忧万端,此得两君卿自宽。
有石堂坳立礸{石元},百夫睨之欲举难。
两君挟起如弄丸,舞空一叶风团团。
吕君忽作胡衣冠,沥酒於地盟血殷。
长剑久倚燕然山,义欲为汉诛楼兰。
九重深窈虎守关,竟以剑器博一餐。
语未良已声珊珊,两蛟出没万马攒。
夜阑月暗天汗漫,满堂悲愤泪欲潸。
嗟尔两君诚义肝,我方乘障荆之蛮。
五营诸将皆豢安,髀肉久不堪征鞍。
谁能唤与百辟看,但得汝等一解吾君颜,
书生老死不足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
广阔鸿门、寂寥易水,何日才有英勇之士来解除忧患?
我在市集中寻求隐身之处,然而戎马喧嚣,心事难遂。
外族侵扰尚未平反,唯有借此美酒来自我宽慰。
巨大的岩石耸立在堂中,百人望着它都难以举起。
两位豪杰轻松驾驭它如同抛球游戏,舞动之际仿佛空中有一片叶子团团旋转。
吕君突然换上胡人的衣服和帽子,把酒水洒在地上像是饮血结盟。
他长久以来一直在思考如何保卫边疆,慷慨激昂的表示要为汉朝消灭敌人。
深远的皇宫由猛虎守护,他们最后却用剑术换来一次宴请的机会。
还未说尽他们的传奇故事,声音就已经消失在人群中。
两条巨龙在万马之中游走不定,深夜时分月亮暗淡无光,天色混乱。
满堂之人无不悲痛愤怒,泪水仿佛就要夺眶而出。
感叹两位英雄坚定的忠诚肝胆,而我正在遥远的地方为国效力。
军队中的诸位将领都已沉溺于安定的生活,长时间没有跨上战马。
谁能够召集所有官员来看待这个问题?只要你们能解我国君的忧虑,
那么即使书生的老去也不足为惜。
去完善
释义
1. 鸿门:古代鸿沟和官渡之间的古邑,位于今河南荥阳。这里可能借指某个地方或者某一事件。
2. 安得:怎能。
3. 市隐:指混迹市井的武士或侠客。
4. 戎行:军队。
5. 纷不当意:形容事情纷繁复杂,难以应对。
6. 鬓已班:指头发花白,表示年纪已大。
7. 逆胡:这里指叛乱之人,特指金国。
8. 卿自宽:你们自己安慰自己。
9. 有石堂坳立据此:这句可能描述一个地名或者有特殊意义的地点。
10. 百夫睨之欲举难:描述一个场景,百夫瞩目下完成某项任务非常困难。
11. 舞空一叶风团团:比喻两个勇士挥舞刀剑,如同空中飞舞的一片叶子。
12. 吕君忽作胡衣冠:可能描述吕望孙突然穿戴胡人的服饰。
13. 沥酒於地盟血殷:指把酒倒在地上,立誓要为朝廷效忠。
14. 长剑久倚燕然山:借燕然山表达对敌军的战斗决心。
15. 义欲为汉诛楼兰:表达了要为国家除害的决心。
16. 九重深窈虎守关:指皇宫戒备森严,守卫严格。
17. 竟以剑器博一餐:指用武艺换取温饱。
18. 语未良已声珊珊:说话间声音已经变得颤抖。
19. 两蛟出没万马攒:形容战场上的激战景象。
20. 夜阑月暗天汗漫:夜深月黑,天地昏暗。
21. 满堂悲愤泪欲潸:众人充满悲愤,泪水即将滑落。
22. 嗟尔两君诚义肝:感叹两位勇士对国家的忠诚和勇敢。
23. 我方乘障荆之蛮:我正在负责防守边境地区。
24. 五营诸将皆豢安:指众多将领过惯了安稳的生活。
25. 髀肉久不堪征鞍:大腿赘肉太多,无法再承受骑马征战之苦。
26. 谁能唤与百辟看:谁能够把你们的事迹告诉给百官看。
27. 但得汝等一解吾君颜:只要你们能替我缓解皇帝的忧虑。
28. 书生老死不足叹:作为书生,老死也是正常的,不值得叹息。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两位勇武的武士:吕望孙和周登,他们心系国家、誓死抗敌的高尚品质。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鲜明的对比以及强烈的情感表达了对抗金英雄们的敬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言辞激昂,充满激情,寓意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赠东阳吕望孙周登二武士》是南宋著名文人陈傅良所作。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该时期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宋朝末期。陈傅良作为南宋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大多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世态风情和历史变迁。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傅良正身处动荡的南宋时期。当时的政治氛围压抑,军事防御脆弱,民间疾苦深重。面对这种困境,陈傅良对国家的忧虑和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关注国家大局,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然而,由于政治斗争和个人遭遇,他的壮志难酬,心中充满悲愤之情。
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陈傅良引用了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以此激励吕望孙周登两位武士要立志报国,英勇杀敌。他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现实的关注,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待。在这首诗中,陈傅良既抒发了自己的壮志难酬之情,又表达了希望他人能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