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访丹霞

标题包含
访丹霞
烟云著天无寸空,寒窗瑟瑟夜号风。 浩歌出门何所诣,故人飞锡梵王宫。 扣门兀坐寂无语,衲破蒙头面如土。 逢场聊复触机锋,千偈澜翻疾风雨。 我生鼻孔自撩天,笑将龙肉比谈禅。 针水相投得吾子,帖肉汗衫今脱然。 但怜净业犹诗酒,醉笔时作蛟龙走。 傥惟语默两无妨,凭公刻烛联千首。 况是雪意政相留,慎勿匆匆抚刀头。 明日谈笑作春色,同在琼瑶十二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肃(1091年-1132年),字志宏,号栟榈居士,福建沙县人。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在北宋末年科举考试中,邓肃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烟雾弥漫天空没有一丝空隙,寒冷的夜晚窗户在风中摇曳哀号。 慷慨高歌走出家门去向何方,老友飞来庐山在佛殿相逢。 敲门独自静坐无人回应,僧人破旧的外套掩盖尘土般的面容。 偶遇机锋,千言万语如狂风暴雨般滔滔不绝。 我天生自在,笑着把谈论佛法比作品尝龙肉。 与你相识仿佛针刺水面,如今我们形影不离如同贴身的汗衫。 只是遗憾你在诗酒中修养心性,醉酒之后挥毫如龙腾。 只要我们言语沉默都无妨碍,就让你我诗酒为伴共写下千首诗。 何况这场雪似乎特意为我们停留,请不要急急忙忙去抚刀削面。 明天我们将笑语畅谈,共享这如同仙境的十二楼阁。
去完善
释义
1. 访:拜访。 2. 丹霞:即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3. 烟云:烟雾和云彩,此处形容天空的景色。 4. 寒窗:指寒冷的夜晚。 5. 浩歌:大声歌唱。 6. 诣:前往,去。 7. 故人:老朋友。 8. 飞锡:形容僧人云游四方。 9. 梵王宫:佛教寺院的别称。 10. 扣门:敲门。 11. 兀坐:独自静坐。 12. 衲破:僧袍破旧。 13. 蒙头:遮住头部,表示害羞。 14. 逢场:指遇到某种场合或机会。 15. 机锋:机智、犀利的言辞。 16. 千偈:指很多诗句。 17. 澜翻:波浪翻滚的样子,这里形容诗句流畅。 18. 针水相投:指志趣相投的朋友。 19. 帖肉汗衫:贴身汗衫,比喻亲密的关系。 20. 净业:佛教用语,指清净无染的事业。 21. 诗酒:指饮酒赋诗的雅事。 22. 蛟龙走:形容书法笔势矫健。 23. 倘惟:假如只有。 24. 语默:言语和沉默。 25. 刻烛:燃烛计时,形容时间紧迫。 26. 琼瑶:美玉,这里形容美好的景致。 27. 十二楼:道教传说中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访丹霞》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好友、共同参禅论道的过程。全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生哲理,展现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禅宗哲学的独特见解。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烟云著天无寸空,寒窗瑟瑟夜号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拜访丹霞山时的景象。烟雾弥漫的天空、寒冷的窗户以及呼啸的风声,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2. “浩歌出门何所诣,故人飞锡梵王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将拜访丹霞山的期待和喜悦。他高歌猛进,追寻着故人的足迹,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3. “扣门兀坐寂无语,衲破蒙头面如土。”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叩开友人的门扉后,发现友人正静坐参禅,面容沉静如水。这体现了禅宗修行的超脱与定力。 4. “逢场聊复触机锋,千偈澜翻疾风雨。”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畅聊佛学机锋的情景。他们在交谈中不断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如同狂风暴雨般激荡心灵。 5. “我生鼻孔自撩天,笑将龙肉比谈禅。”这两句展示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他把生活中的琐事比作谈论禅宗哲学,表现出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 6. “针水相投得吾子,帖肉汗衫今脱然。”这两句传达了诗人与友人志趣相投的喜悦之情。他们仿佛是失散多年的知己,终于找到了彼此的灵魂伴侣。 7. “但怜净业犹诗酒,醉笔时作蛟龙走。”这两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痴迷于诗酒的感慨。尽管友人专注于修行,但他仍无法摆脱诗歌与美酒的诱惑,时常沉浸其中。 8. “傥惟语默两无妨,凭公刻烛联千首。”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待言语与沉默的态度。他认为言语与沉默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它们。同时,他也希望与朋友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创作出更多优美的诗篇。 9. “况是雪意政相留,慎勿匆匆抚刀头。”这两句提出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他知道相聚的时间总是短暂的,所以劝诫友人不要急于离去,应该珍惜当下的每一刻。 10. “明日谈笑作春色,同在琼瑶十二楼。”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诗人坚信,明天他们会一起创造出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美好世界,如同置身于仙境般的美妙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访丹霞》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35年,当时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南下侵扰,朝廷腐败无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特殊时期,邓肃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原本是一位文人雅士,但因战乱而流离失所,四处漂泊。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人生真谛和人生哲理。其中,丹霞山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他们经常聚会的地方。 在访问丹霞山的途中,邓肃看到了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将所见所闻融入诗篇,表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友情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综上所述,《访丹霞》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初年的乱世时期,邓肃在这段时期内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同时也关注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内涵和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