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施叔异
天上楼成求俊笔,今古共嗟李长吉。
那知施侯更可怜,只向人间二十一。
平生疾恶端如雠,高视青衫气横秋。
岂惟落笔动惊俗,政事入眼无全牛。
汗血共期千里足,狂风忽已摧秀木。
生前万事且置之,白头老母将焉属。
管鲍交情我最深,讣来一恸几失音。
相思通昔不作梦,对床蟋蟀更秋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上一楼找人才,古今都说李长吉有才。
谁知施侯更令人怜惜,只在世间活了二十一岁。
他向来痛恨邪恶如同敌人,傲然挺立如同秋日微风。
岂止是笔下生风令人惊叹,政事处理起来游刃有余。
千里马共期汗血之才,但狂风忽然摧残了秀木。
生前诸多事情都暂且放下,白发苍苍的老母靠谁来照顾?
我与管鲍的友情最为深厚,听到噩耗悲痛不已差点失声。
一直在思念对方连梦都不做了,如今对着床边的蟋蟀回忆秋天。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上楼成:比喻进入朝廷任官的境地。
2. 李长吉:唐代诗人李贺的字,此处指有才华的人。
3. 施叔异:邓肃的朋友,与李贺一样具有才学。
4. “平生”两句:赞美施叔异刚正不阿,蔑视权贵的精神品质。
5. “岂惟”两句:意谓施叔异文采飞扬,令人叹服;于政事亦游刃有余,见解独到。
6. 汗血马:良马名,寓意贤能之士。
7. 千里足:形容才能出众的人。
8. 摧秀木:比喻英才早逝。
9. 白头老母:指施叔异的母亲。
10. 将焉属:意思是靠谁抚养呢?表示担忧母亲的生活。
11. 管鲍交情:指深厚的友谊。
12. 通昔:整夜。
去完善
赏析
《哭施叔异》是一首悼念诗,诗人邓肃通过对亡友施叔异的赞美和哀思,表达了对挚友逝去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感慨。诗人首先通过天上楼成求俊笔和李长吉的典故,表达了施叔异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惋惜。接着,以施叔异生平事迹为例,描绘了他刚正不阿、才识过人的形象。在第二联中,诗人提到施叔异不仅文采出众,处理政事也十分干练。然而,上天却不公地让这位英才早逝,留下年迈的母亲无人照顾。
接下来,诗人用汗血马比喻施叔异的才华和前程,而狂风摧秀木则暗示他的不幸早逝。此句抒发了诗人在得知噩耗后的极度悲痛。在尾联中,诗人提到与施叔异深厚的友情,失去挚友使他悲痛不已。诗人将对亡友的思念寄托于梦境、床边的蟋蟀声以及秋天的吟唱中,充分表达了失去挚友的哀痛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哭施叔异》这首诗是邓肃在北宋时期创作的。邓肃(1059-1094),字子敬,南剑州沙县(今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他一生经历了仁宗、英宗、神宗和哲宗四朝。
在邓肃生活的时代,北宋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对外,宋辽关系紧张,边界冲突不断;对内,政治腐败严重,农民起义频发。这种社会背景对邓肃的人生态度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施叔异是邓肃的一位朋友,他们志趣相投,感情深厚。然而,施叔异在历史上没有详细的记载,我们只能通过邓肃的诗来了解他。在《哭施叔异》这首诗中,邓肃表达了对挚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时代的忧虑和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