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瑞鹧鸪

标题包含
瑞鹧鸪
北书一纸惨天容,花柳春风不敢秾。 未学宣尼歌凤德,姑从阮籍哭途穷。 此身已落千山外,旧事回思一梦中。 何日中兴烦吉甫,洗开阴翳放晴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邓肃(1091年-1132年),字志宏,号栟榈居士,福建沙县人。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 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在北宋末年科举考试中,邓肃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历任太学正、秘书省校书郎...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北书一张描绘了悲惨的天色,繁花似锦的春天都变得黯淡无光。 未曾学习孔子歌颂美德的方式,只能效仿阮籍痛哭于道路的尽头。 我的身体已经被抛在千里之外,过去的回忆只能在梦中回味。 什么时候能够迎来国家的繁荣复兴,洗净阴霾重现晴空万里的景象?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瑞鹧鸪:本指鹧鸪鸟的鸣叫声,此处为词牌名。 2. 北书一纸:暗指当时金国的政治压迫和战争威胁。 3. 天容:天色,天空的面貌。 4. 花柳春风:春天的景象,比喻盛世的繁华。 5. 秾:草木茂盛,这里借指繁荣昌盛的景象。 6. 宣尼:孔子的谥号,此处指孔子。 7. 歌凤德:赞美凤凰的高尚品质。 8. 阮籍:魏晋时期诗人,此处邓肃以阮籍自比,表达悲痛之情。 9. 哭途穷:指无路可走,形容绝望的境地。 10. 中兴:国家由衰乱恢复到兴盛。 11. 吉甫:周朝贤臣尹吉甫,曾辅佐周宣王中兴周室。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瑞鹧鸪》是邓肃写于南宋时期的一首政治诗。诗人以书信开篇,描绘了当时国家危亡的严峻局面,犹如晴天霹雳一般震撼人心。接着,他以花柳春风作比喻,表达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之情。诗中,邓肃借用孔子、阮籍等人的典故,表达自己对国家的担忧和对时局的关切。此外,诗人还以“千山外”和“一梦中”来形容自己远离朝政的现状,以及回首往事的心情。最后,邓肃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热切期盼,希望有朝一日能重现晴朗的天空。整首诗感情深沉,语言精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鹧鸪》是南宋诗人邓肃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正值南宋初年,中原地区的抗金斗争和南北对峙的政治格局逐渐稳定下来。 邓肃(1098-1167年),字志宏,号栟楮先生,福建沙县夏茂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1143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太常少卿等职。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在创作这首《瑞鹧鸪》时,邓肃已经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文坛耆宿。他目睹了南宋王朝的腐朽没落,感慨万千。他以瑞鹧鸪这种珍禽为象征,表达了对自己忠诚报国、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