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妓
吾徒得酒便超然,何用红粧恼醉眠。
密约自怜非宋玉,官差聊复浼梅仙。
樽前起舞无鸜鹆,坐上求归似杜鹃。
去去眼中无俗物,却将诗律绊春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学生喝上酒后就超凡脱俗了,哪里还需要红色妆扮来烦恼醉酒后的睡眠呢?私下里他自我怜惜并不是宋朝的才子宋玉,只是暂时在官场上应酬应酬,聊胜于无。他在酒桌上跳舞的时候没有鸳鸯相伴,渴望回归的心情如同杜鹃啼血。离去吧,在他眼中再无世俗之物,只会用诗歌的节奏牵绊春天的美丽。
去完善
释义
1. "吾徒":诗人自称,意为我们这些人。
2. "得酒便超然":指得到美酒就愉悦超脱。
3. "何用红粧恼醉眠":意思是说用不着被红妆丽人搅扰了醉后的安眠。
4. "密约自怜非宋玉":指自己私下里悲怜自己虽美而无才,不是宋玉那样的才子。
5. "官差聊复浼梅仙":因公务暂时借用这位歌女。
6. "樽前起舞无鸜鹆":"鸜鹆"即鸲鹆舞,一种歌舞。此句意为面前没有鸲鹆舞让人欣赏。
7. "坐上求归似杜鹃":在座位上请求离去的心情就像杜鹃啼鸣。
8. "去去眼中无俗物":形容离开眼前庸俗的事物。
9. "却将诗律绊春妍":拿着诗歌的韵律挽留春光的美好。
去完善
赏析
邓肃的这首《遣妓》巧妙地将个人的饮酒、歌舞和与妓女的交往编织进诗歌中,流露出豪放不羁、狂放潇洒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吾徒得酒便超然”表露了诗人好酒善饮的性情,同时以“密约自怜非宋玉”表达了对密约的不满以及对自身才华的自信,表现出诗人的高傲和独立。而“去去眼中无俗物,却将诗律绊春妍”则充分展现了诗人置身尘世之外,寄情于诗词,尽情享受美好春天的洒脱气质。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实为一首婉转优美的佳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遣妓》是南宋诗人邓肃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正值北宋末年。在这段时间里,邓肃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受到排斥,一度辞官归隐。然而,他的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御史台主簿,负责监察百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北宋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邓肃作为一位正直的官员,对朝廷的腐败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评。然而,他的言论并未得到朝廷的重视,反而招来了不少人的嫉妒和排挤。这使得邓肃深感痛心,也促使他更加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
在这首诗中,邓肃通过对一个歌妓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朝廷的不满。他认为,歌妓虽然受到宠爱,但最终仍难逃被遗弃的命运,这与国家的现状有着相似之处。他用这首诗提醒人们关注国家危机,唤起人们的爱国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