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观经颂 上品中生
不必受持方等经,解第一义明因果。
紫金台现命终时,自见身于台上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十六观经颂·上品中生》为唐代诗人释遵式所作。下面是这首诗的词句注释:
1. 不必受持方等经:“受持”是佛教术语,意为领悟并遵循教义;“方等经”指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华严经》等。这句意思是,修习者不需要特别研究这些深奥的经典,才能领悟佛法真谛。
2. 解第一义明因果:“解第一义”是禅宗术语,指领悟到人生和宇宙的终极真理;“因果”则是佛教的核心观念之一,意指一切事物皆有前因后果。这句话的意思是,理解了第一义的佛教真理就能明白世间万物的因果规律。
3. 紫金台现命终时:紫金台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在的莲花宝座,相传阿弥陀佛曾向众生许诺,只要一心念佛,临终时便会见到紫金台来接引亡灵。这句描述了在生命结束之际,紫金台会出现在面前的情景。
4. 自见身于台上坐:“自见身”是指修行者在临终时能观照自性,看到自己;“于台上坐”指登上紫金台,即接受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净土。这句话描绘了修习者在临终时,能够看到自己登上紫金台接受阿弥陀佛接引的画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十六观经颂上品中生》是宋朝遵式大师所作,描述了佛教中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一的十六观。上品中生是指修行者证得念佛三昧,临终之际面见弥陀如来,于是超脱轮回之苦,往生极乐世界。
“不必受持方等经”,意味着修行者无需广读经卷,理解第一义谛即可明了因果轮回的道理。这表明修行的关键不在于经文的数量,而是领悟佛法的根本精神。
“解第一义明因果”则强调,要理解并领会佛法的最高境界,明确因果规律对于修身养性、克制欲望的重要性,从而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境地。
“紫金台现命终时”描绘出在临终时刻,将出现紫金之色的莲台接引修行者进入极乐世界的场景。这种视觉性的描述使得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震撼力。
“自见身于台上坐”表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修行者会看见自己的身影端坐在紫金莲台之上,这意味着他已经证得念佛三昧,即将离开轮回的痛苦世界,到达阿弥陀佛所指引的极乐净土。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修行者在生命结束时的信仰与超越,展现了对人生终极关怀的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