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
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
梅香欲待歌前落,兰气先过酒上春。
幸预柏台称献寿,愿陪千亩及农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代白话文:天空中的飞龙马车在城市中停驻,皇家花园的光线在晚上更新。
瑶台这个美丽的景点已经融入黄山的路途中,而玉栏杆则靠近黑色的渡口。
梅花的香气等待着歌唱前的飘落,兰花的气息则在春酒的上方弥漫。
有幸能够参与柏台上的祝寿活动,希望可以陪伴在田间迎接早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奉和:按照原作的题材或体裁作诗。
2. 立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3. 游苑:游览园林。
4. 应制:封建时代,文人应皇帝的要求而写作的诗文。
5. 天游龙辇:比喻皇家的出游。
6. 城闉(yīn):城门。
7. 上苑:皇帝游玩的园林。
8. 迟光:夕阳的光照。
9. 瑶台:美玉装饰的高台,此处指皇家宫殿。
10. 黄山:指黄山谷,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
11. 玉槛:玉石制成的栏杆。
12. 玄霸津:虚构的地名。
13. 梅香:梅花的香气。
14. 兰气:兰花的香气。
15. 歌前落:在歌唱之前落下。
16. 酒上春:倒酒的时正值春天。
17. 幸预:有幸参与。
18. 柏台:柏梁台,汉武帝时的建筑。
19. 称献寿:祝愿皇帝长寿。
20. 千亩:农田。
21. 农晨:农民早晨劳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春日游苑的场景,首联写出帝王之出游的盛大场面,如“天游龙辇”的壮丽景象。次联写景,但见瑶台、玉槛,暗示皇家园林的富丽堂皇。在第三联中,诗人通过梅花香气与兰花之气,展现出春日的气息,同时暗示着皇帝的尊荣如同美酒佳肴。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为皇帝献寿,并参与到农耕事业中的愿望。全诗充满了对皇帝的赞美和对皇家的忠诚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具体年份不明。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形成了独特的盛唐气象。卢藏用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深受皇帝赏识,因此有机会参与宫廷文学活动。
在这个时期,卢藏用的人生际遇可谓一帆风顺。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受到皇帝的器重,历任侍讲、国子祭酒等要职。然而,他也曾因直言敢谏而遭到贬谪,但在皇帝的保护下,最终还是得以重返朝廷。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宫廷生活有了深刻的体验,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唐玄宗时期,由于皇帝的提倡和支持,文学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特别是宫廷文学,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卢藏用作为宫廷文人的代表,他的诗才得到了充分发挥,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首《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就是其中之一,以优美的诗句描绘了皇宫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展现了盛唐宫廷文学的瑰丽风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