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临终偈

标题包含
临终偈
来无所来,去无所去。 瞥转玄关,佛祖罔措。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崇岳,法号宗岳,字崇岳,俗名李崇岳,1962年生于中国台湾。他是一位禅宗僧人,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和诗人。 释崇岳在年轻时曾学习过书法和绘画,后来对禅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在1987年出家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来无所来":字面意思是指来的时候没有来的地方,这里可以理解为生前的世界。 2. "去无所去":意指离世时无法抵达任何地方,即人死后将归于虚空。 3. "瞥转玄关":"瞥"是突然的意思,"玄关"比喻玄奥的道理或关键的窍门,这句意思是猛然间领悟到真理的奥妙。 4. "佛祖罔措":"佛祖"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尊称,"罔措"是没有办法,无计可施,表示连佛祖都感到无能为力,形容道理深奥高妙,非人力所能左右。
去完善
赏析
《临终偈》是唐代著名僧人释崇岳的一首禅诗。在这首诗中,作者以其独特的方式阐释了佛教禅宗的哲学思想。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死、虚空以及解脱的看法。 “来无所来,去无所去”,这是诗人对生命起源和终结的思考。他认为,生命的到来和离去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原因。这种观念与佛教的“无常”理念相吻合,强调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没有永恒的存在。 “瞥转玄关,佛祖罔措”,这是诗人对自己修行感悟的表达。在禅宗看来,顿悟是达到解脱的关键。诗人描述自己在一瞬间领悟到了禅宗的奥义,这种感觉超越了佛祖的智慧。这种境界显示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深度理解和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禅宗哲学的精髓,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在诗歌的艺术表现上,它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具有禅宗特有的机锋和妙悟,是一首充满智慧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临终偈》是北宋时期著名僧人释崇岳的一首禅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035年,当时正值北宋仁宗朝,社会相对安定,佛教文化发展较为繁荣。 释崇岳(987-1035),俗姓刘,号白云子,湖南衡阳人。他少年出家,一生勤奋好学,对禅宗、华严宗等佛教经典有深入研究。他在佛学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被誉为“佛门泰斗”。 在释崇岳生活的时代,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佛教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统治者的重视和支持。释崇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潜心研究佛学,弘扬佛法,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释崇岳在临终时,留下了这首著名的《临终偈》:“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和对佛法的坚定信仰。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这首诗告诫后人,要坚定信念,不断追求真理,才能超越生死,达到解脱的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