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咏
年年三月里,随处自悠扬。雨过浑疑尽,风来特地狂。
入花蜂有碍,遮水燕无妨。苦是添离思,青门道路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每年三月时,到处都是悠然自得的场景。雨水停歇仿佛一切都已洗净,春风吹来肆意张扬。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并不妨碍什么,燕子在水面掠过也没什么关系。只是苦了这分别的思绪,通往青门的这条路真是漫长啊。
去完善
释义
1. 青门:古代汉长安城东南门名。这里借指北京城。
去完善
赏析
《柳絮咏》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柳树飘絮的景象。作者以柳絮为载体,表达了对离别思念的情感。开篇描述了柳絮在每年的三月随处可见的情景,随后通过描绘雨后和风中的柳絮飞舞状态,以及柳絮对蜜蜂、燕子等小动物的影响,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丰富和多样性。最后,作者用“苦是添离思,青门道路长”这两句道出了柳絮给他带来的离愁之感。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对柳絮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生命美好而又无奈的哲学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絮咏》是唐代诗人孙鲂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42年至805年之间,也就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诗歌创作也达到了一个高峰。
孙鲂在年轻时曾游历全国各地,见识广博,他的诗歌作品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柳絮随风飘散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唐朝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审美观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