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吕】普天乐_水挪蓝,山

标题包含
【中吕】普天乐_水挪蓝,山
水挪蓝,山横黛。水光山色,掩映书斋。图画中,嚣尘外。暮醉朝吟妨何碍?正黄花三径齐开,家山在眼,田园称意,其乐无涯。 树连村,山为界。分开烟水,隔断尘埃。桑柘田,相襟带。锦里风光春常在,看循环四季花开。香风拂面,彩云随步,其乐无涯。 折腰惭,迎尘拜。槐根梦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把翠竹栽,黄茅盖。你便占尽白云无人怪,早子收心波竹杖芒鞋。游山玩水,吟风弄月,其乐无涯。只为爱山的别,耽书的煞。轻轻搽下,黄阁乌台。整八年,江村外。偿却从前莺花债,但客至玳瑁筵开。金瓢劝酒,玉人同坐,其乐无涯。 芰荷衣,松筠盖。风流尽胜,画戟门排。看时节采药苗,挑芹菜。捕得金鳞船头卖,怎肯直抢入千丈尘埃?片帆烟雨,一竿风月,其乐无涯。楚《离骚》,谁能解?就中之意,日月明白。恨尚存,人何在?空快活了湘江鱼虾蟹,这先生畅好是胡来。怎如向青山影里,狂歌痛饮,其乐无涯。莫刚直,休豪迈。于身无益,惹祸招灾。放的这眼界高,胸襟大。问甚几度江南浮云坏,且对青山适意忘怀。子真谷口,元龙楼上,其乐无涯。布袍穿,纶巾戴。傍人休做,隐士疑猜。鬓发皤,心神怠。拱出无边功名赛,我直待要步走上蓬莱。神游八表,眼高四海,其乐无涯。 洞壶中,红尘外。友从江上,载得春来。烟水间,乾坤大。缓步云山无遮碍,胜王家舞榭歌台。酒斟色艳,诗吟破胆,其乐无涯。 辞参议还家 昨日尚书,今朝参议。荣华休恋,归去来兮!远是非,绝名利。盖座团茅松阴内,更稳似新筑沙堤。有青山劝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 闲居 好田园,佳山水。闲中真乐,几个人知?自在身,从吟醉。一片闲云无拘系,说神仙恰是真的。任鸡虫失得,夔蚿多寡,鹏鹔高低。 秋日 喜归休,中年后。放怀诗酒,到处追游。罗绮围,笙歌奏。正值黄花开时候,把陶渊明生纽得风流。霜林簇锦,云山展翠,烟水横秋。 大明湖泛舟 画船开,红尘外。人从天上,载得春来。烟水闲,乾坤大。四面云山无遮碍,影摇动城郭楼台。杯斟的金波滟滟,诗吟的青霄惨惨,人惊的白鸟皑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张养浩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以诗词歌赋见长。他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后...查看更多
浅浅veronica
去完善

译文
经过观察分析,该篇文章是一篇描绘山水田园生活和闲适心境的古文诗篇。下面是我为您将这篇文章翻译成优雅的白话文: 水挪蓝,山横黛。这是一幅山水画,水面泛着蓝色的光芒,山景呈现淡淡的黛色,水光山色,掩映书斋。画面之中,仿佛有尘世之外的宁静。在这里,无论是日暮时分的沉醉还是清晨时的吟咏,都无碍心情的畅快。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田间的道路整齐有序,眼前的家乡风光和田园生活都让人满意,这种快乐真是无穷无尽。 树连村,山为界。以山为界,村落被划分得井然有序。这些桑田和田地相互连接,展现出一片锦绣的风景。春天里的各种花卉总是应季盛开,每一种植物都在按照大自然的规律轮回更替。微风轻拂过脸颊,蓝天白云仿佛就在脚下,这种快乐同样是无穷无尽的。 折腰惭,迎尘拜。陶渊明不愿屈尊事权贵,但最终迎来了人生的甜果。他既喜欢山水又钟爱自然,因而总能从内心找到那份安宁与满足。就像古代那些高雅的人一样,他的生命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升华。身边有着家人和孩子的欢声笑语,那种快乐仍然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看了些荣枯,经了些成败。像王子猷那样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又像陶渊明那样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寄托。他们会亲自种植翠竹和黄茅,随意度过无人打扰的时光。想要回归自然的心,让他们彻底放下曾经的荣耀与失败。游览山水,欣赏风姿绰约的月亮,这份快乐仍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因为太热爱山水,所以完全沉浸在书本的世界。很快,就会迎来平静的生活,让心灵得以恢复,那也是快乐的源泉。 芰荷衣,松筠盖。风流才子胜过一切华丽。他们会在合适的时候采集药草和蔬菜,也会在船上出售捕捞到的金鳞。他们始终保持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怎会轻易闯进尘土飞扬的世界呢?一叶小舟在烟雨蒙蒙中独步江湖,一把竹竿撑着风月,这种快乐同样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屈原的《离骚》,谁能够真正理解其中的深意呢?答案显然是在时光的长河中。那些未能释怀的遗憾,和已经逝去的人们,不过只是白白让湘江的鱼儿和螃蟹享用了这种豪放的情怀。这位先生还真是过分放纵自己啊。哪比得上在青山的投影下,纵情歌唱,放怀痛饮,这种快乐依然是无穷无尽的。不必过于刚直,也不必刻意追求豪迈。毕竟这些对于自己的身心并没有太大的好处,反而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和灾难。只要眼界高远,心胸宽广,就足以应对世事的无常。何必去关心那些几度沉沦的江南浮云呢?只要能够保持一种与青山共处的安逸状态,就能够将所有的烦恼抛诸脑后。就像郑子真在谷口隐居,陈元龙在高楼上长啸一样,这种快乐仍然是无穷无尽的。穿着朴素的布衣,戴着潇洒的纶巾,不要让自己陷入无谓的是非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浅浅veronica
去完善
释义
释义: 1. 【中吕】普天乐:曲牌名。 2. 水挪蓝,山横黛:形容山水相映的景色。 3. 水光山色,掩映书斋:描绘书房外的美丽景色。 4. 图画中,嚣尘外:这里环境优美,远离尘世喧嚣。 5. 暮醉朝吟妨何碍:每天悠闲度日,不受干扰。 6. 黄花三径:指菊花盛开的小路,寓意隐居生活。 7. 家山在眼,田园称意,其乐无涯:家乡的美丽山水和宁静的田园生活让人无比快乐。 8. 树连村,山为界:村庄周围有树木围绕,以山为天然界限。 9. 桑柘田,相襟带:田野里的桑树和田地相互连接,如同衣襟和腰带一样紧密。 10. 锦里风光春常在:这里的风景四季如画,春天尤其美丽。 11. 循环四季花开:随着季节更替,花儿依次绽放。 12. 香风拂面,彩云随步:美丽的风景和舒适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 13. 折腰惭,迎尘拜:指屈身迎合世俗。 14. 槐根梦觉,苦尽甘来:喻指经过艰难困苦之后,终于迎来美好时光。 15. 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轮到吾侪:效仿古人过起与世无争的生活。 16. 子猷兴尽,元亮归来:指人生得意时尽情享受,失意时归隐田园。 17. 翠竹栽,黄茅盖:过着简朴而自然的生活。 18. 莫刚直,休豪迈:不追求刚烈正直,也不炫耀豪情壮志。 19. 子真谷口,元龙楼上:模仿古人归隐田园或过上富贵人家的悠然生活。
浅浅veronica
去完善
赏析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70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山东省滨州市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以散曲和诗歌著称。 全词赏析: 这首《普天乐·水挪蓝,山横黛》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风光图,展现了作者在远离喧嚣尘世的书斋生活中,与家人共享田园生活的乐趣。 上片首先以“水挪蓝,山横黛”两句描绘出美丽的山水景色,接着通过“暮醉朝吟妨何碍”表达了作者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中恣意纵情的生活态度。随后又通过“正黄花三径齐开”描述了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以及在这样环境中的快乐心情。 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作者以“树连村,山为界”开篇,展现出乡村的宁静与美好。紧接着通过“桑柘田,相襟带”等句子,表现了田园风光的丰富多样和生机盎然。然后又以“香风拂面,彩云随步”描述了在这种环境中悠然自得的心情,再次强调了这种生活的乐趣无穷。 此外,作者还在词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折腰惭,迎尘拜”等句讽刺了世俗的虚荣与浮华,表示自己更愿意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同时,他也通过“山妻稚子,团栾笑语”等句表达了对家人真挚的爱意,以及在与家人共度时光时的幸福感受。 总体来看,这首《普天乐·水挪蓝,山横黛》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恬静、和谐的田园生活画卷,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浅浅veronica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吕】普天乐_水挪蓝,山》是元代著名文人张养浩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时年张养浩59岁。 在这一年里,张养浩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他辞去了礼部尚书一职,告别了官场的纷扰,决心归隐山林,过上闲云野鹤的生活。这一决定源于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然的向往,希望能从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与此同时,元朝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让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张养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民间疾苦,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作品唤醒人们的良知,弘扬正义,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尽一份力量。
浅浅veronica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