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著作宅赋诗
几年江海烟霞,乘醉一到京华。
已觉不嫌羊酪,谁能长守兔罝。
脱巾偏招相国,逢竹便认吾家。
各在芸台阁里,烦君日日登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数载江湖漂泊,轻狂酒醉赴京都。
本不在意异乡佳肴,却难长久于宁静生活。
脱下头巾结交权贵,每遇竹林便以为归乡。
各自身处高位殿堂,仍牵挂您的日子。
去完善
释义
1. 江海:江水和海洋,这里指诗人生活的地方,表明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2. 京华:京城,这里是诗人从外地来到京城的意思。
3. 羊酪:一种奶酪,古人认为其味鲜美,这里是诗人自谦的比喻。
4. 兔罝:捕兔的网,这里喻指官吏的职位,表示诗人不愿长久为官的心情。
5. 脱巾:摘下头巾,表示亲近。
6. 相国:丞相,这里是诗人对顾著作的尊称。
7. 逢竹:遇到竹子,这里是诗人寓居顾宅的感受。
8. 芸台阁:藏书楼,这里是诗人借指顾著作的居所。
9. 烦君:麻烦您,这里是诗人请求顾著作时常来探望自己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此诗以诗人与顾著作的交情为主线,通过描绘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表达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几年江海烟霞,乘醉一到京华"表达了诗人在经历了多年的漂泊生活后,终于有机会来到繁华的京城,并与顾著作重逢。接下来的诗句则强调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即使面对各种诱惑,也不会改变他们对彼此的真挚感情。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他们在书房里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最后两句"各在芸台阁里,烦君日日登车"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他们能一直保持这种亲密的关系,共同成长,共同追求他们的理想。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顾著作宅赋诗》是唐代诗人包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玄宗天宝年间(公元742年-756年)。
在天宝年间,包佶官至尚书郎,由于才华横溢,受到皇帝的赏识。然而,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却十分复杂,宦官权力逐渐加强,政治斗争激烈。包佶在朝廷任职期间,亲眼目睹了这种社会现象,这使他深感忧虑和无奈。
在这首诗中,包佶通过对顾著作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文人墨客的敬仰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他也暗示了这个时代文人雅士的美好理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