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夜初长
夜初长,人近别,
梦断一窗残月。
鹦鹉睡,蟪蛄鸣,
西风寒未成。
红蜡烛,半棋局,
床上画屏山绿。
搴绣幌,倚瑶琴,
前欢泪满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晚渐渐漫长,人们即将分别,
美梦被窗外的残月打断。
鹦鹉沉睡,蟪蛄鸣叫,
西风寒冷但还未完全降临。
红色的蜡烛,半局棋,
床上画着绿色的山水屏风。
掀起绣帘,靠着瑶琴,
回忆起曾经的欢乐不禁泪流满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更漏子:词牌名。
2. 夜初长:夜晚刚开始变长,指秋天的夜晚。
3. 人近别:与人分别,这里指的是离别亲人或朋友。
4. 梦断一窗残月:梦境被打断,只剩下窗外的残月。
5. 鹦鹉:这里指代秋天。
6. 蟪蛄:昆虫名,即蟪蛄鸟,古人常用来象征春天。
7. 西风:秋风。
8. 红蜡烛:红色的蜡烛。
9. 棋局:棋盘。
10. 床上画屏山绿:床上的屏风上画着青山绿水。
11. 搴绣幌:揭开绣花帘幕。
12. 倚瑶琴:靠着瑶琴,表示抚琴弹奏。
13. 前欢:以前的欢乐时光。
去完善
赏析
《更漏子·夜初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孤独之感。起首“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就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展现出了一幅冷清寂寥的画面。接下来“鹦鹉睡,蟪蛄鸣,西风寒未成”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通过动物的睡眠和鸣叫,以及寒风的吹拂,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哀伤。
下片则将视角转向室内,通过“红蜡烛,半棋局,床上画屏山绿”展现了一个孤独的景象。而“搴绣幌,倚瑶琴,前欢泪满襟”则表达了回忆往事时辛酸悲痛的心情。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更漏子·夜初长(冯延巳)
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雁声哀,笛声切,啼破晓鸦啼歇。
恨红楼,金缕枕,春草梦寒愁思深。卷帘迟,阑干倚,露滴花梢风敛。
创作背景:
此词是南唐后主、著名词人冯延巳所作。这首词创作于南唐时期,具体时间已无从考究。在这个时期,冯延巳在政治上颇受排挤,多次被贬,命运多舛。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南唐时期的文化氛围浓厚,尤其是词这一文学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冯延巳的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独树一帜,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在这首《更漏子·夜初长》中,冯延巳通过描绘夜长人别的场景,表达了对人生离合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