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兴浓于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光皎洁,夜晚寒冷江水宁静,山上的北斗星闪烁。醒来,挠了挠头。梅树的影子映在窗户上,显得瘦弱。这是一个被霜覆盖的天空,却闲置了传递酒杯的手。你知道吗?乱鸦在啼叫之后。归家的愿望比酒更浓。

去完善
释义
1. 新月娟娟:新月如娟秀的女子,形容新月的美丽。
2. 夜寒江静山衔斗:夜晚的寒冷和江水的宁静,山峦仿佛衔着北斗星。
3. 起来搔首:起床搔头,表示思考或烦恼。
4. 梅影横窗瘦:梅花的影子横过窗户,形容梅花的美丽。
5.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在这个寒冷的霜降天气,却闲置了传递酒杯的手。
6. 君知否:你知道吗?
7. 乱鸦啼后:在乌鸦啼叫之后,形容夜晚的寂静。

去完善
赏析
《点绛唇》汪藻是一首描绘夜晚江畔景色的诗词。诗中通过新月、寒江、山斗等意象,展现了夜晚江畔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通过对梅影、霜天的描绘,传递了季节的变化和环境的寒冷。在诗的最后,诗人以乱鸦啼叫作为背景,表达了归乡之心,这种归乡之情甚至比酒后的醉意更为浓烈。
这首诗词以其优美的意境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夜晚江畔画卷。诗人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新月娟娟、梅影横窗等,使画面栩栩如生。同时,诗人通过对心情的描绘,使得这首诗词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总的来说,《点绛唇》汪藻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汪藻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34年,正值南宋初期,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北宋灭亡之际。
在这个时期,汪藻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原本在北宋朝廷任职,但因战乱而流落江南,成为了南宋朝廷的一员。他的才华得到了南宋皇帝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参与国家政事。然而,由于他在政治上的直言不讳,多次受到排挤和贬谪。
在汪藻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一方面,北方领土丧失,百姓流离失所;另一方面,朝廷内部党派纷争,政治腐败。在这种背景下,汪藻的词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