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
云辟御筵张,山呼圣寿长。
玉阑丰瑞草,金陛立神羊。
台鼎资庖膳,天星奉酒浆。
蛮夷陪作位,犀象舞成行。
网已袪三面,歌因守四方。
千秋不可极,花发满宫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空铺开了御宴,众人高呼皇帝长寿无疆。
玉石栏杆下丛生着吉祥的瑞草,金碧辉煌的台阶上立着神羊雕像。
厨房里的佳肴已经准备好了,天上的星星化作美酒琼浆。
远方的异国来客也坐上了贵宾席位,大象和犀牛欢快地舞蹈着排成一列。
人们都沉浸在歌舞之中,享受着这盛世的欢乐。
这样的美好时光永远不会结束,花开满园,香气四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麟德殿:宫殿名称。
2. 圣制:皇帝的命令。
3. 应制:按皇帝的要求创作。
4. 丰瑞草:寓意吉祥的瑞草。
5. 金陛:金色的台阶。
6. 神羊: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7. 台鼎:古代国家政权机构中的最高职位。
8. 庖膳:烹饪,指宴席。
9. 天星:天上的星星,这里指酒名。
10. 蛮夷:对异族的称呼,这里指外国使节。
11. 犀象:犀牛和大象,这里指驯化的动物。
12. 陪作位:陪伴在位者。
13. 网已袪三面:比喻国家政治清明。
14. 守四方:捍卫国家的疆土。
15. 千秋:千年,指长久。
16. 花发满宫香:形容宫殿内花香四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在麟德殿宴请各位官员的情景,以颂扬皇上的盛事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主题。首联描述的是皇上举行宴会时,所有的人都向他欢呼,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的尊敬之情。颔联通过描绘宫殿的富丽堂皇,展示了皇家的威严。颈联以天上的星星和台鼎的食材,寓意着皇帝对百姓的关爱和皇帝的权威。末联则描写了各种珍贵的动物和花草,凸显出皇帝的盛大场面,也表达了诗人的赞美之情。全诗充满了对皇帝的尊崇和对国家强盛的自豪,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是唐朝诗人常衮在公元749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一年,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朝政稳定,国家繁荣昌盛。
当时,常衮是一位年轻的官员,刚刚步入仕途,他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热爱溢于言表。他在诗中赞美了皇帝治理国家的才能和智慧,以及国家太平盛世的繁荣景象。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唐朝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皇帝李世民的英明统治,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常衮怀着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热爱,创作了这首充满敬意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