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闲堂
归来筑室傍城阴,旋揭新名雅意深。
因病爱闲多得趣,逢场作戏亦何心。
鸟鱼飞泳全真性,水石风流有至音。
衰朽自知无所用,量才祇合在山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回到家乡,靠近城墙边建起我的房屋,紧接着赋予它一个优雅的新名字。我深深陶醉于这种闲适的生活,甚至因为生病而更热爱这样的安静和自在。在这个人生舞台上,我只是偶尔扮演角色,并无其他心机。在这美丽的环境中,花鸟鱼虫自由生长,水流和风声交织出美妙的乐章。我明白自己的年老体衰无法被社会重用,只好深藏才能,归于山林之中。
去完善
释义
1. 归来:诗人回到故乡或自己隐居的地方。
2. 筑室:建造房屋。
3. 城阴:城市的北面或背阴处。
4. 旋揭新名:迅速启用新的名字或名号。
5. 爱闲:喜爱清闲的生活。
6. 得病:这里指患有疾病或身体不健康。
7. 真性:真实的性情或自然本性。
8. 水石:水和石头,代指自然景色。
9. 风流:风貌、风采。
10. 有至音:有最高雅的声音,这里指美妙的自然之音。
11. 衰朽:年老体弱。
12. 知无所用:知道自己没有才能去做什么事情。
13. 量才:衡量一个人的才能。
14. 祇合:只应该、只合适。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爱闲堂”,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闲适生活,传达出向往宁静、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首联描述诗人在城市的一角建造了自己的房子,并为其取了一个雅致的名字——爱闲堂,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悠闲自在的向往。颔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更加珍惜闲暇时光,即使在适当的场合下逢场作戏也并没有用心。颈联则以飞鸟游鱼和水石风声为喻,揭示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以及生命的真实状态。尾联则明确表达了自己虽年老体弱但仍热爱生活,觉得自己更适合生活在山林之中。整首诗通过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传达了人们应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平淡生活的价值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爱闲堂》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中期(1140-120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都达到了一定的繁荣程度。
在南宋初期,蔡戡的人生际遇颇具波折。他曾任湖南、江西等地方官,后因故被贬谪到岭南地区。尽管如此,蔡戡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他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闲适生活的热爱。
在这一时期,南宋的社会政治状况相对稳定,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蔡戡的诗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他的诗歌主题多为描绘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