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分飞
钏阁桃腮香玉溜。
困倚银床倦绣。
双燕归来后。
相思叶底寻红豆。
碧唾春衫还在否。
重理弓弯舞袖。
锦藉芙蓉皱。
翠腰羞对垂杨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亭台楼阁中桃花盛开的景色香气四溢,如丝滑般的流水。在银色的床上疲倦地做着刺绣。燕子归来的时候。藏在绿叶深处的红豆开始让人们挂念起远方的情人。春天里的衣衫还保留着口水的痕迹。再次整理好弓和长袖准备跳舞。铺开的锦绣如花蕊般绽放。绿柳枝头低垂,害羞地遮挡住苗条的身材。
去完善
释义
1. 钏:金属制成的镯子。
2. 阁:置放;放下。
3. 桃腮:形容女子的红润面颊。
4. 香玉溜:指香气四溢的珠宝首饰。
5. 银床:指饰有银饰的床头或卧榻。
6. 绣:刺绣;缝纫。
7. 双燕:比喻相聚或分别的友人。
8. 相思叶:红豆树(别名相思树)的叶子。
9. 红豆:指相思豆,常用于寄托相思之情。
10. 碧唾春衫:绿色的唾液,表示春天的气息。
11. 重理弓弯:重新整理弓箭,准备射箭。
12. 舞袖:跳舞时用的袖子。
13. 锦藉:指用锦缎铺设的垫子或桌面。
14. 芙蓉皱:指荷叶的形状,这里用来形容垫子的纹理。
15. 翠腰:绿色腰带,形容杨柳细腰。
16. 垂杨:低垂的杨柳枝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惜分飞》以女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幽怨、温婉的离别画卷。词作通过人物的动作、情感和景色,表达出对离别情境的无限感慨和对思念之情的细腻描摹。上阙侧重于刻画女子的形象和生活情景:桃花般的脸颊散发着香气,玉饰的珠链低垂在颈间。她靠在银床上,倦于刺绣。一对燕子飞来,她的相思之情油然而生,试图从绿叶下寻找那相思的红豆。下阙则是描写女子思念中的失落与期盼:翠袖下的衣衫还是旧的,却仿佛换了新的主人。她重新整理弓弯,舞动长袖。绸缎如荷花般褶皱重重,翠色的腰带却羞愧地对着垂柳消瘦的身姿。整首词将离愁别绪层层推进,使得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种绵长的哀伤与眷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分飞》是南宋诗人陈允平的一首词,创作于宋宁宗时期(1195-1224年)。在这段时间里,南宋政权逐渐稳固,但在北方疆域依然受到金朝的威胁。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文化艺术繁荣,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如陆游、辛弃疾等。
陈允平作为南宋的一位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与时代密切相关。他在青年时期投身科举,却未能得志,转而投身文学创作。他的诗词作品以婉约柔美见长,受到当时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在创作《惜分飞》时,陈允平可能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对时光的流逝和分离感到惋惜,这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