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时可雪中三绝句 其二
见睍消流似发蒙,宿云归尽不禁风。
小桃洗面添光泽,未点臙脂已自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到清澈的水流如同开导蒙昧,天空的云彩被风吹散无法抗拒。
新开的桃花经过雨水洗刷更加艳丽,尚未涂抹胭脂已经自然娇红。
去完善
释义
1. 睍:通“现”,显露;显现。
2. 消流:水流消退。
3. 发蒙:开导蒙昧。比喻启发人的理解。
4. 宿云:隔夜的云气。
5. 小桃:桃花别称。
6. 洗面:用净水洗去脸上的尘土。
7. 臙脂:一种红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化妆,使面色红润。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睍消流似发蒙”起笔,生动地描绘了雪中的景象。流水被雪花覆盖,如同头发上的白雾,给人以静谧、宁静之感。接下来的“宿云归尽不禁风”一句,则是描述天空中的乌云逐渐散去,风雪交加,营造出一种寒冷的气氛。
紧接着的“小桃洗面添光泽,未点臙脂已自红”,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他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桃花比作少女洗脸后的容颜,强调其娇柔之美。这里提到的“未点臙脂已自红”,意味着桃花在冰雪之中依然鲜艳如故,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整首诗通过对雪景、云彩和桃花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冬景图,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杨时可雪中三绝句 其二》是宋朝诗人赵鼎臣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80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
在那个时候,赵鼎臣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朝廷担任官员。然而,他并未被官场的风气所侵蚀,始终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坚定信仰。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充满忧虑,对民间的疾苦感同身受。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
当时,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北方的金国不断侵扰边境,而国内则因为腐败、战乱等原因,百姓生活困苦。在这种情况下,赵鼎臣以他的智慧和勇气,呼吁朝廷改革政治,改善民生,保卫国家。
这首诗描绘了雪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赵鼎臣传达出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