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试锁宿府学

标题包含
秋试锁宿府学
悄无人语到高堂,爽气侵凌枕簟凉。 木叶雕风秋瑟瑟,簷花流雨夜浪浪。 灯明疏幔孤光暗,蛩咽空阶怨绪长。 心愿无期清梦断,一炉沉水自焚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鼎(1085年-1147年),字元镇,号得全居士。南宋政治家、文学家。 赵鼎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赵令詪是进士出身,曾任过太常博士。赵鼎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悄然无声地来到高楼大堂,清爽的气流让枕头和席子感到凉意。 树叶被秋风雕刻得沙沙作响,屋檐上的水滴像花儿一样流动在夜晚。 灯光照亮稀疏的窗帘,孤独的光线显得暗淡;蟋蟀在空旷的台阶上哭泣,哀怨的情绪绵长。 愿望无法实现,好梦被打断,只能自己点燃沉香,在香炉中焚烧。
去完善
释义
1. 高堂:古代对厅堂的称呼,这里可以理解为学府里的厅堂。 2. 爽气:指清凉的空气或宜人的气候。 3. 雕风:风声被刻画出来,形象地描述出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4. 簷花:屋檐下的花朵,这里指的是雨水从屋檐滴落的样子。 5. 灯明疏幔:灯火照亮稀疏的帘幕。 6. 蛩咽:蟋蟀的鸣叫声。 7. 空阶:空荡荡的石阶。 8. 沉水:一种香料的名称。
去完善
赏析
《秋试锁宿府学》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赵鼎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心境。诗中的气氛宁静而略带哀愁,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首联“悄无人语到高堂,爽气侵凌枕簟凉”描述了秋天的寂静和高远的天空。“木叶雕风秋瑟瑟,簷花流雨夜浪浪”则通过对树叶和风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萧瑟的秋天画面。尾联“心愿无期清梦断,一炉沉水自焚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忧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歌《秋试锁宿府学》是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鼎在公元1147年所作。当时的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局复杂多变。赵鼎作为南宋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曾多次担任宰相一职,对国家的治理和时局的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公元1147年,赵鼎因政见不合而被贬谪至地方,任建州(今福建建瓯)知州。在任期间,他目睹了民众生活的困苦和国家局势的危机,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感慨。这首诗正是他在这一特殊时期,以锁宿府学为背景,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诗中,赵鼎通过对秋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许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这首诗歌反映了赵鼎作为一名政治家的人文关怀和责任担当,也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家的才情和情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