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招桐柏李道士

标题包含
招桐柏李道士
海岭重重接紫虚,高人还肯敞仙裾。 玉蟾点滴有清露,少费研朱写道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海天相接,连绵不绝的山脉如紫气蒸腾,高人雅士在这仙境中展露风采。夜空中的月亮犹如白玉雕琢而成,散发着清澈的光芒,使人心旷神怡。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用红笔抄写一些优美的诗句,感受这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去完善
释义
1. 海岭:即山岭,这里指代远离世俗的仙山。 2. 紫虚:古人常以"紫虚"一词指代天空、太空或宇宙,这里可能借指天界。 3. 高人:这里指的是李道士。 4. 敞仙裾:敞开仙人袍子,表示出来与人交往的意思。 5. 玉蟾:月亮的美称,指代夜空中的明月。 6. 研朱:研磨朱砂制作墨汁,比喻勤奋写作的行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招桐柏李道士”为题,描绘了作者邀请桐柏山中的李道士出山相聚的情景。首句“海岭重重接紫虚”,写出了桐柏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李道士之间心灵的相通。第二句“高人还肯敞仙裾”,表达了诗人对李道士的敬仰之情,希望他能够脱下道袍,共享人间的美好。接下来两句“玉蟾点滴有清露,少费研朱写道书”,则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等待李道士时的心情,期盼着与他共同探讨道法、参悟人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招桐柏李道士》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创作的一首表达怀才不遇情感的诗篇。杜甫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他人生的低谷期,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他在长安应试落第后,一直未能得到朝廷的重用,生活贫困,甚至一度陷入绝境。在这个时期,杜甫接触到了许多民间疾苦,这使他更加关注民生问题,也使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现实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社会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虽然表面上看,唐朝的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了顶峰,但实际上内部已经出现了很多问题,如官僚腐败、贫富差距扩大等。这些问题在杜甫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此外,当时的外部环境也不安定,边疆危机频发,这也给杜甫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甫创作了这首《招桐柏李道士》。诗中以桐柏山为背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同时,通过描绘与李道士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也有对时代的忧虑,充分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独特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