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神
丹霞缥缈海三峰,归去琼台第几重。
仙骥一声风驭远,月明清露滴金松。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丹红的霞光在海面上飘渺出三座山峰,我要去的地方是琼台的哪一层呢?在仙人的坐骑马嘶声中,风声渐远,月光下清澈的露水滴落在金色的松树间。
去完善
释义
1. 丹霞: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此指海上神山。
2.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3. 海三峰:神话中的海中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4. 琼台:仙境中玉砌的楼台。
5. 第几重:形容琼台的高峻和神秘。
6. 仙骥:传说中长着翅膀的神马。
7. 风驭:驾驭狂风,形容速度之快。
8. 月明:明亮的月光。
9. 清露:洁净的露水。
10. 金松:金色的松树,此处用以形容松树的华美。
去完善
赏析
《送神》这首诗,以奇幻的视角描绘了神仙出行的场景。首句“丹霞缥缈海三峰”,诗人用“丹霞”、“缥缈”来形容海天相接处的景色,不仅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也暗示了神仙所居之处的遥远和难以触及。接着,“归去琼台第几重”则表达了神仙将要回到他们所居住的琼台的情景,借此突出了神仙地位的崇高与尊贵。
诗的后两句,“仙骥一声风驭远,月明清露滴金松。”描写了神仙乘坐的神马在风中驾驭远去,留下的只有月光下金松上的清露。这里“仙骥一声”是指神马的一声嘶鸣,意味着神仙的离去;而“风驭远”则是形容神仙瞬间消逝在天际的景象,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同时,诗人以“月明清露滴金松”这一画面作为结尾,既展现出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美丽,也为整首诗添上了悠远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神》是明朝诗人葛闳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述了在秋天的季节里,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在这首诗中,葛闳巧妙地运用了秋天景色和离别的情感,展现了友情的珍贵。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明朝时期,当时的文人墨客热衷于送别诗的创作,以表达对朋友的深深眷恋之情。而葛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歌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这个时间段内,葛闳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经担任过官职,但因官场腐败而选择辞官归隐。此后,他过着清贫的生活,以诗为伴。在这段岁月里,他与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首诗就是为其中的一位友人创作的。
同时时间段内,明朝正处于一个政治动荡、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期。虽然表面上看似繁荣昌盛,但实际内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葛闳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民的同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