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迎神

标题包含
迎神
符法千年人尚畏,神林三鼓酒盈杯。 油囊为取天河水,更折蟠桃海上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道符法流传已有千年之久,人们仍然对其充满敬畏之心; 在神灵森林里击鼓三声,好酒满溢在杯中。 用油囊去天河取水,同时摘下蟠桃树上的桃子装满在海中。
去完善
释义
1. 符法:符篆与法术。这里指道教的方术。 2. 千年:即“一千年”,这里指很长时间。 3. 神林: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祭祀场所。 4. 三鼓:古代用击鼓报时,此处表示时间。 5. 油囊:用油绸制作的袋子或口袋。 6. 天河:银河,古人认为是天上的河流。 7. 蟠桃:传说中的仙桃,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 8. 海上来:从海上运来。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迎神》描绘了人们对神的敬畏与虔诚,展现了民间信仰的生动画面。诗的开头“符法千年人尚畏”,点明了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仰和畏惧,表现出古人对于神秘事物的敬畏心理。而“神林三鼓酒盈杯”则通过刻画人们祭拜神灵的场景,展现了人们在信仰仪式上的庄重气氛。诗人进一步通过“油囊为取天河水”展现了对天地之水的神秘向往,对神灵的敬仰之情跃然纸上。结尾“更折蟠桃海上来”则寓意着人们期盼神灵赐予丰收与幸福的心愿。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充分表达了人们虔诚敬神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迎神》是唐代诗人葛闳创作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律诗。这首诗歌颂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公元8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了鼎盛阶段,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诗歌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葛闳作为一位地方官员,对民生疾苦和社会现象有着深刻的关注,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责任感。 在葛闳创作《迎神》的时期,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相对富足。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兼并、贫富差距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葛闳在诗歌中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问题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