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海外无寒花发早。
一枝不忍簪风帽。
归插净瓶花转好。
维摩老。
年来却被花枝恼。
忽忆故乡花满道。
狂歌痛饮俱年少。
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
花深往往眠芳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国外没有寒冷的鲜花早早开放。
一枝不敢戴在风中。
回家后插入洁净的瓶子中花儿更加美丽。
菩萨老。
近年来却被花朵枝条所困扰。
突然想起故乡的花儿满路。
疯狂的唱歌和痛快的饮酒都是年轻时候的事了。
桃花坞里的花开得像野火一样,大家都喝醉了。
在花下常常睡在绿草上。
去完善
释义
1. 海外:指海南岛,古人认为海南岛远在海外。
2. 无寒:指海南温暖,冬季亦花开。
3. 花发早:花开得早。
4. 一枝:一支花。
5. 不忍:舍不得。
6. 簪风帽:把花插在风帽上。
7. 归插:回家后插花。
8. 净瓶:佛教中用于装水的容器。
9. 维摩老:这里指自己年老。
10. 年来:近年来。
11. 却被:却被。
12. 花枝:花朵。
13. 恼:烦恼。
14. 忽忆:忽然想起。
15. 故乡:出生的地方。
16. 花满道:花开得满路都是。
17. 狂歌:狂放的歌声。
18. 痛饮:尽情饮酒。
19. 俱年少:都年轻的时候。
20. 桃坞:桃花源。
21. 野烧:野外燃烧的火焰。
22. 花深:花间深处。
23. 往往:时常。
24. 眠芳草:躺在芳草地上休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渔家傲在海外异域生活的场景和情感。上阕写海外的春日风光:“海外无寒花发早”,点明地域,并以春花怒放的场景表现出异国春日的繁荣景象;“一枝不忍簪风帽”则以抒情主人公的感情为依据,表达对春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乡思之切。接着以“归插净瓶花转好”的意象传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他对家乡的眷恋愈发浓郁。下阕则转为回忆故园春光:“忽忆故乡花满道”,一下子将思绪引向遥远的故乡,“狂歌痛饮俱年少”展现出青春年少的狂放不羁;“桃坞花开如野烧,都醉倒”的强烈色彩对比以及“花深往往眠芳草”的安宁画面交织在一起,勾画出一幅斑斓的春景画卷,凸显出作者对于时光流逝、人生百态的感慨。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渔家傲》是南宋著名词人李光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时期,时局动荡不安。李光身为文人雅士,却拥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对当时的政治腐败、外敌入侵深感忧虑。
在创作《渔家傲》的时期,李光正担任绍兴知府一职,他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努力为国家效力。然而,由于他与主战派的意见不合,屡遭排挤,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无奈。在此背景下,他借助于描绘江畔渔民生活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此外,《渔家傲》所在的南宋时期,正值金兵南下,中原沦陷之际。虽然朝廷内部存在主战、主和两派之争,但南宋统治者最终选择了妥协求和的道路。这种历史背景下,李光的词作流露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朝政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