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

标题包含
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
经时不到严家馆,千树槟榔一径深。 莫把小亭频展拓,恐妨幽步绿苔侵。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时光荏苒,还未曾踏入那严家的书院,那一径深处,一千株槟榔树的绿荫映入眼帘。请别在小亭子周围扩建,恐怕会妨碍了幽静的绿苔生长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经时":长时间,经过一段时间。 2. "严家馆":此处指作者所在的严氏山庄或园林。 3. "千树":数量众多,形容树木繁多。 4. "槟榔":一种常绿乔木,结有果实供药用。 5. "一径深":一条小路延伸进深处。 6. "小亭":此处指山亭或亭子。 7. "频展拓":频繁扩建。 8. "恐妨":恐怕妨碍。 9. "幽步":漫步在清幽的环境中。 10. "绿苔侵":绿苔蔓延,表示环境清新幽静。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故地重游时的所见所感。首句“经时不到严家馆”交代了诗人离开此地已有段时间,为接下来的景物描绘作了铺垫。接着,诗人以“千树槟榔一径深”展现出宽广的视野和深邃的意境,凸显出庄园的美丽和繁荣。然后,诗人告诫人们不要频繁地扩建小亭,以免妨碍了幽静的步行环境和苔藓的生长。这种以草木为友、与自然亲近的思想,体现了诗人的淡泊与宁静。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是南宋诗人李光所创作的。李光,生卒年不详,南宋大臣、文学家,福建邵武人。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0年至1180年之间,这个时期正是宋朝南渡后的时代。 在这个时间段内,李光的人生际遇颇有些曲折。他在靖康年间因金兵南下而南下避乱。后于建炎三年(1129年)任宗正少卿兼权直学士院,后因触犯秦桧被贬谪出京,辗转多地任职。在绍熙四年(1193年)恢复名誉,复任翰林学士承旨等职。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李光的仕途经历起伏波折,这也为他创作诗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感悟。 从时代背景来看,这个时期正值宋朝南渡,社会动荡不安。李光在这一阶段所创作的诗歌作品,往往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予自暮春与客燕野趣亭俛仰三时始复再至则花木益茂亭亦稍葺矣因思去岁重九之集览物增慨题三小诗 其一》也不例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