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花
清晨折新花,插向玉瓶水。
休云离本根,且复新案几。
置酒就之饮,芳片落杯里。
犹胜向中园,容易污泥滓。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早上摘了朵新花插在瓶子里。
别小看离开根茎的花儿,也能装点新的茶几。
端起酒杯跟花儿对饮,花瓣落入杯中。
这比放在花园更易被泥土玷污。
去完善
释义
《折花》是唐代诗人滕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诗词的字词注释:
1. 清晨:早晨。
2. 新花:新鲜的花朵。
3. 插向:插入。
4. 玉瓶:陶瓷器皿,此处指花瓶。
5. 休云:不要说。
6. 本根:植物的根部。
7. 且复:暂且。
8. 案几:桌子或书桌。
9. 置酒:摆放酒水。
10. 就之饮:靠近它饮酒。
11. 芳片:花瓣。
12. 杯里:杯中。
13. 犹胜:胜过。
14. 中园:花园。
15. 容易:轻易。
16. 污泥滓:沾染污泥。
去完善
赏析
《折花》是滕岑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清晨折花、插花、饮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喜爱和珍惜。从诗的字面意思来看,诗人选择在清晨去折取新花,并将花插入玉瓶之中。虽然有人认为这样做会使花朵离开它的本根,但诗人认为,只要将花放置在新的案几上,就能使它焕发出新的生机。接着,诗人摆好酒具,一边赏花,一边饮酒。在这个过程中,花瓣飘落在酒杯里,增添了几分美感。最后,诗人表示,这样的做法比将花放在花园中更容易受到污泥的玷污。这首诗通过对折花、插花、饮酒等细节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花的珍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折花》是南宋诗人滕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诗人滕岑身处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势力强大,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山河破碎,民生多艰。在这个背景下,滕岑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关注。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折花》这首诗中,滕岑通过对花的赞美和怜惜,表达了他的感慨和思考。他通过对折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他也暗示了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哲理。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