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雪点颠狂乱送春,穿帘透幕苦相亲。年年三月西陵渡,愁杀轻舟度水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雪花飞舞,飘散着春天的气息,它们穿过窗帘和幕布,仿佛与人们亲密相拥。在每年的三月,在西陵渡口,这些轻盈的小舟承载着人们的忧虑,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哀愁。
去完善
释义
1. 柳花:指柳树的花朵。2. 刘涣:唐朝文人,生卒年不详。3. 颠狂:形容放纵不羁的行为或感情。4. 送春:春天的离去。5. 帘:布帘,这里指窗户的窗帘。6. 幕:帐篷、帷幕,这里指房屋的门帘。7. 轻舟:小船。8. 西陵渡:位于今浙江杭州市,是钱塘江下游的一座古渡口。9. 水人:在水边生活的人,这里指在船上度过生活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柳花》描绘了春天柳絮纷飞的景象。首句“雪点颠狂乱送春”以雪点的形象比喻柳絮,表现出春天来临的情景。而“颠狂”二字则暗示了春天的活泼与生机。次句“穿帘透幕苦相亲”描写柳絮穿过帘幕,仿佛与人们亲密互动,给人一种亲切感。然而,这种亲切中又透着一种无奈和哀伤,因为每年三月的柳絮纷飞总是伴随着离别的场景。最后两句“年年三月西陵渡,愁杀轻舟度水人”进一步描绘了离别之景,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愁绪。全诗通过对柳花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美好却又带有一丝哀愁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柳花》是南宋诗人刘涣的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198年)。
在刘涣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政治斗争激烈,虽然他才华横溢,但始终未能获得重用。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他在江南一带游历了许多地方,观察到了许多民间疾苦,这也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柳花》这首诗中,刘涣通过描绘暮春时节柳絮飘零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际遇的思考。同时,他也借柳絮飘零这一自然现象,暗示了当时南宋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的不幸命运。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