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绝句 其二

标题包含
绝句 其二
鬓薄云松绿雾凉,春风额点麝脐黄。背人扑得双胡蝶,满扇蔷薇露水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头发有些稀疏且微微松散,绿色的雾带有一丝凉意,额头上涂有麝香的黄色。在无人注意时,捕捉到了两只蝴蝶,满扇的蔷薇花瓣上还沾着露水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绝句 其二》刘涣 注释: 1. 鬓薄云松绿雾凉:"鬓薄"指头发稀疏;"云松"形容头发松散的样子;"绿雾"是一种绿色植物。这句诗描绘了人物稀疏的头发在绿色的植物中显得凉爽。 2. 春风额点麝脐黄:"春风"是指春天的风;"额点麝脐黄"是古代妇女额头上的黄色妆容。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的女性用黄色的化妆品装点她们的额头。 3. 背人扑得双胡蝶:"背人"指背后的人或事物;"扑得双胡蝶"是指捕捉到两只蝴蝶。这句诗描述了人们在背后捉到两只蝴蝶的场景。 4. 满扇蔷薇露水香:"满扇"指满屏的扇子;"蔷薇"是一种玫瑰花;"露水香"是指清晨露水的香气。这句诗描绘了满屏的扇子上都画着盛开的玫瑰花,弥漫着清晨露水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绝句 其二》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春天的世界。 首句“鬓薄云松绿雾凉”,以云松和绿雾的形象比喻,展现了春天轻盈飘逸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人物的发饰。而“春风额点麝脐黄”则形象地描述了人物额头上的黄色饰品,彰显了春天的色彩。 第二句中的“双蝴蝶”和“满扇蔷薇”则象征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象征着人们的喜悦心情。最后一句的“露水香”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气息,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绝句·其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国家动荡,民生疾苦。作者本人也经历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从陕西长安逃难至四川成都,并在成都附近的浣花溪畔修建了草堂,过上了相对安定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的。 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然而,在这样一个战乱频仍的年代,这样的美景却显得有些讽刺。诗人通过对比战时的悲惨景象和眼前的美好春色,反映出百姓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厌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