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
官吏潜陈借寇词,宦情乡梦两相违。青城锦水无心住,
黄茅瘴色看看起,贪者犹疑别是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官员们暗自提议引敌入境以自保,但这样的念头与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形成了矛盾。青城的锦绣风光无法让他们平静下来,瘴气的出现使得他们焦虑不安。对于是否应该采取这样的策略,贪婪的人仍然犹豫不决,担心这是个陷阱。
去完善
释义
【官吏潜陈借寇词】指官员私下上疏请求调动,此处为刘兼自己即将调职的委婉说法。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者想法,这里指刘兼对即将离开故乡到异地任职的感慨。
【乡梦】思乡之情,梦是心情的表达,这里强调刘兼对家乡眷恋之心。
【青城】中国四川省都江堰市的一个景区,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美的风景,此处代指四川,即刘兼的故乡。
【锦水】即锦江,流经成都市区的一条河流,亦代表成都及周边地区,也代指刘兼的故乡。
【黄茅瘴色】 古代南方毒草,蔓延之处景色荒芜,后用来比喻荒凉偏僻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官吏潜陈而触发的乡愁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开篇两句“官吏潜陈借寇词,宦情乡梦两相违”揭示了官场的复杂和世事的无常,以及身在官场却心系家乡的无奈。接着用“青城锦水无心住”描述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但因为宦游他乡而不能回到故乡的遗憾。接下来的“黄茅瘴色看看起”则描绘了异乡的险恶环境,暗示作者身处险境。结尾的“贪者犹疑别是机”则为诗增色不少,既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不满,又展示了作者对未来充满担忧的心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深远的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唐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此时大唐帝国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晚唐时期。诗人刘兼所在的京兆府地区,战争频发,百姓疾苦重重。诗人刘兼本人饱经沧桑,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社会动荡和民生艰辛等诸多惨状,心中郁积着忧国忧民之情。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诗人刘兼不避艰难,投身仕途,希望用自己的才干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什么。然而,由于受到世风日下、官场腐败等因素的影响,刘兼的努力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令其倍感抑郁。在这首《偶闻官吏举请,辄有一篇寄从弟舍人》中,刘兼以此为契机,表达了对仕宦生涯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抒发了自己对家族及朋友的牵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