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赵德载大监饯行之什

标题包含
次韵赵德载大监饯行之什
君不见毕毛召芮强周宗,亮天不朽言行功。 间平歆向汉人望,道宗孝恭唐治戎。 一时入相九才杰,白贺胸中五色茸。 圣朝举亲加柬擢,封植教诱从元丰。 芜皋卑飞华岳隼,鼓车暂屈翔麟骢。 召还喻蜀监王国,三雍入对文清雄。 昨者临分勤造请,是时暑退火星中。 公瑾之交似醇酎,吉甫之颂如清风。 博山麝炷玉镇席,翠璧雪乳金涂龙。 小人自分悠悠者,裨谌谋野渊明穷。 急觞高咏鼓英气,飒然危冠发上冲。 端敏高明必贵达,果信顽鄙根中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苏籀"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信息,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您是否看见过毕、毛、召、芮四位英雄,他们的德行和事迹永远照耀着世界。在他们中间,汉人的希望犹如平地起惊雷,唐太宗治国的功勋至今仍熠熠生辉。 那时,九位才子同时担任宰相之职,他们胸怀壮志,如同白贺所说的“五色茸”一样五彩斑斓。在圣朝时期,被选拔并受到皇帝的器重,为了教育和培养人才,付出了无数辛勤努力。 其中有些人虽地位卑微,却犹如展翅翱翔的华岳之隼;有些人暂时屈居鼓车之中,却犹如翱翔在天际的麟骢。他们还曾被召回长安,监管王国事务,三雍殿上文学之风盛行。 不久之前,我们曾面临离别,那时暑热消退,星辰闪烁。您的友情如同美酒,您的赞扬犹如清风。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是博山炉中的麝香、玉镇的宴席、翠璧上的雪乳,以及金涂龙的传说。 我是个与世无争的人,但有时也会忧虑国家的未来。急切地饮酒、放声高歌,是为了鼓舞士气。您的高尚品质一定会使您步步高升,而我这个顽固不化的人,也愿意接受中庸之道,做个与世无争的小人物。
去完善
释义
1. "毕毛召芮强周宗":指五位古时的贤臣,他们分别是毕公高、周公旦、召公奭、毛公遂和芮良夫,以他们的品行和智慧辅佐周王室,使国家得以强盛。 2. "亮天不朽言行功":指他们的光辉业绩与崇高的品质永远照耀着后世。 3. "间平歆向汉人望":此句提到了四位汉代的贤臣,包括平津侯公孙弘、歆阳侯刘向等人,他们在汉代享有极高的声誉。 4. "道宗孝恭唐治戎":提及唐朝的两位皇帝,即唐玄宗李隆基和唐肃宗李亨,他们以孝道和恭敬治理国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 "白贺胸中五色茸":以白贺为代表的一群杰出人才,他们的才华如五彩斑斓的鹿角般出众。 6. "圣朝举亲加柬擢":意指在皇帝的选拔和提拔下,这些优秀的人才得到了重用。 7. "芜皋卑飞华岳隼":比喻有些人虽然地位较低,但他们的才华和能力如同翱翔在华山之上的猛禽。 8. "鼓车暂屈翔麟骢":指出一些暂时屈居低位的人才,他们的才能与品质如同骏马一般。 9. "召还喻蜀监王国":指赵德载被召回朝廷,负责监管蜀地的政务。 10. "三雍入对文清雄":此处提到“三雍”,指的是汉代的三座皇家学府,分别位于东、南、西三方。作者通过这一表述,赞美赵德载的文学造诣和德行修养。 11. "昨者临分勤造请":意为不久前两人即将分离之时,赵德载多次拜访作者,向他们表达友情。 12. "公瑾之交似醇酎":将赵德载与自己之间的友谊比作美酒,意味着他们的感情深厚且珍贵。 13. "吉甫之颂如清风":作者认为赵德载的赞誉之词如同清风拂面,给人以美好的感觉。 14. "博山麝炷玉镇席":描述了宴会场景,其中提到的博山炉是一种香炉,产于中国陕西省的博山;麝炷则是麝香制成的蜡烛;玉镇席则是指铺有玉饰的凉席。 15. "翠璧雪乳金涂龙":形容宴席上的酒具和餐具,翠璧代表翡翠制成的酒杯,雪乳指代美酒,金涂龙则表示金龙形状的酒壶。 16. "小人自分悠悠者":这是作者的自嘲之词,表示他自己只是一个庸碌无为的小人物。 17. "裨谌谋野渊明穷":这句话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中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以形容创业的艰辛;二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表达了作者因个人际遇而产生的忧虑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次韵赵德载大监饯行之什》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情及赞美友人品行的诗作。诗人在开篇便通过引用古代名人的事例来强调品行对于个人成就的重要性,表达出对友人品行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扬以及对其仕途发展的期待,展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描述友人个性时,诗人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此外,诗人还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的场景、用品以及抒发离别之情,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其中,“博山麝炷玉镇席,翠璧雪乳金涂龙”两句展现了诗人精湛的艺术品味,同时也传递出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用词优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享受。诗人通过对友人品行的赞美、才能的肯定以及对友情的热烈歌颂,展示出一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次韵赵德载大监饯行之什》是宋代诗人苏籀(Zhòu)所作。苏籀生活在宋哲宗时期(1086-1100年),这一时期正是北宋的鼎盛时期,但也是新旧党争激烈的时候。由于政局动荡,士人命运无常,这也影响了苏籀的人生际遇。他的父亲苏颂官至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他在父亲的影响下成长,对政治有一定的敏感度。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赵德载作为朝廷大臣即将被调任离开京城,所以苏籀以此诗来送别好友赵德载。诗句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出当时知识分子对朝政的关注和担忧。这首诗正是这个时代政治氛围和个人命运的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