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楼上

标题包含
楼上
楼上何人奏玉箫,数声和月伴春宵。 断肠唤起江南梦,愁绝寒梅酒半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谁在楼上吹着玉箫?那声音随着月光,伴随着春天的夜晚。这美妙的音乐让我想起了江南的梦,让人断肠。忧愁到了极点,我喝下了一半的寒梅酒。
去完善
释义
1. 楼上:指楼上的环境或情境。 2. 何人:谁。 3. 玉箫:用玉石制成的箫。 4. 数声:多次的声音。 5. 和月:与月光相伴。 6. 伴春宵:陪伴春天的夜晚。 7. 断肠:形容极度悲痛。 8. 唤起:引起,使想起。 9. 江南梦:指在江南地区的美好回忆。 10. 愁绝:极度的忧愁。 11. 寒梅:寒冷季节开放的梅花。 12. 酒半销:指饮酒过半,意味着喝酒解忧。
去完善
赏析
《楼上》这首诗通过描绘楼上传来的悠扬玉箫声,与明月相伴的春宵美景,勾起了诗人对江南故乡的回忆,引发出浓郁的思乡之情。诗中的“断肠”、“愁绝”等词,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情感,而“寒梅”则寓含着春天已至,却仍感寒冷的环境气氛。整首诗婉转优美,韵律和谐,抒情意味浓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楼上》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葛起耕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诗歌才华得到了当时许多著名文人的认可和赞誉。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意,曾多次被贬谪。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人世的沧桑,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王朝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内忧外患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这使得诗人对社会现实有了深刻的认识,也激发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往往透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在这首诗《楼上》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高楼上眺望远方的美景,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