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米元晖写苏黄秦赠元章诗卷后
南宫逸迹直欲飞,元祐诸老尝品题。
新生之犊未易控,仲由未见孔子时。
绍兴天子纡宸思,诏写前朝断碑字。
缜密中藏轩豁意,乡党篇中见孔子。
坡仙滑稽肆吟谑,独与黄秦细商畧。
平原太守锥画沙,柳家新样元和脚。
颜筋柳骨人不知,有子夜半亲传衣。
换鹅风味超凡调,换羊更索坡仙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飞的雁群仿佛遨游天际,曾经的诗人在此留下佳话。
年轻的小伙子像小牛一样倔强,仲由在遇见孔子之前尚显青涩。
昔日皇帝遥寄思念之情,诏令临摹前朝古碑字迹。
画作严谨又具有开放气度,画中可窥见孔子的乡里风貌。
东坡诗词诙谐幽默,他与黄州友人细细品味诗意。
平原太守笔法苍劲如锥画沙,元代柳氏画风独领风骚。
世人难识颜筋柳骨之美,连夜亲传弟子衣钵。
换鹅之趣超脱凡尘,换羊之事惹得东坡欢笑。
去完善
释义
1. 南宫:指南宋都城临安。逸迹:指米芾的书法。
2. 元祐:宋哲宗年号(1086-1094),是苏轼、黄庭坚等人活跃的时期。诸老:指苏轼、黄庭坚等文人墨客。品题:指品鉴书法艺术。
3. 新生之犊:形容年轻的米元晖。
4. 仲由未见孔子时:指米元晖的书法造诣有待提升。
5. 绍兴:宋高宗年号(1131-1162)。天子:宋高宗赵构。纡宸思:皇帝关注书法事业。
6. 诏:皇帝的命令。断碑字:指古代遗留下的碑文。
7. 缜密:笔画紧凑。轩豁:笔势洒脱。
8. 乡党篇:指《论语·乡党》,记录了孔子日常生活的言行。
9. 坡仙:苏东坡的雅号。滑稽:诙谐风趣。吟谑:闲谈戏谑。
10. 黄秦:黄庭坚和秦观,均为苏轼的朋友。商略:商讨切磋。
11. 平原太守:指颜真卿。锥画沙:形容颜体书法运笔有力。
12. 柳家新样:指柳公权。元和脚:指唐朝元和年间的书法风貌。
13. 颜筋柳骨:形容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特点。
14. 有子:米元晖的字。夜半亲传衣:形容米元晖在深夜钻研书法。
15. 换鹅风味:用王羲之换鹅的故事来比喻书法造诣的高超。
16. 换羊:形容米元晖善于临摹别人的书法。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述一幅书画作品,表达了对自己教育理念的执着和对知识的敬仰。首先,诗人用“南宫逸迹直欲飞”来形容画作的生动和传神,同时提到元祐诸老(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对此作品的品鉴,表明了这幅画的珍贵和高雅之处。然后,以“新生之犊未易控”来比喻自己从教时的热情和投入,即便还没有达到孔子的境界,但已经有了很高的起点。接着,诗人提到了绍兴天子的重视和关爱,使他的教育之路更加宽广。接下来的诗句,则描绘了画家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致入微和才情横溢,彼此间的互动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诗人认为,只有认真领会了“乡党篇”中的教诲,才能在教学中领悟到教育的真谛。在结尾处,诗人又通过换鹅和换羊的故事,表达了对自身学识的自信和对知识的热爱,也以此幽默的方式表现出他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看似轻松愉悦,实际上却充满了严肃的教育思考和个人追求,使人在欣赏诗词之美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教育事业的专注和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书米元晖写苏黄秦赠元章诗卷后》,作者是释居简。这是一首描写书法艺术的诗,具体创作时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
释居简作为宋代的一位僧人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以哲理和禅意为主题,表现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在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们的情感抒发也多集中于对世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南宋时期,中国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书法艺术方面更是出现了许多名家。而苏轼、黄庭坚、秦观、米芾等文学大家则是其中翘楚,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首诗歌正是表达了释居简对这些前辈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