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风不鸣条

标题包含
风不鸣条
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 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 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 几牵萝蔓动,潜惹柳丝轻。 入谷迷松响,开窗失竹声。 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柔和的风徐徐吹来,无声无息地穿过树木。它和着春天的节拍悄悄来临,伴随着白色的水藻一同生长。风吹过树梢,花儿纷纷飘落;经过树林时,鸟儿也因之而受到惊吓。轻轻牵动的藤蔓,使得柳树的枝条轻轻地摆动着。进入山谷之中,只有松树的沙沙声相伴;打开窗户,失去了竹叶的声音。这是美好的时刻,音乐和礼仪共同带来和谐与敬意,全国上下无不敬仰皇帝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风不鸣条:风,指春风;不鸣条,意为风吹过时,枝条不作声。形容春天的和风。 2. 习习:温和的样子。 3. 和风:春天吹拂万物宜人的风。 4. 过条:经过树木的枝条。 5. 自鸣:自己发出声音。这里指枝条未被风吹动时不发声。 6. 青律:即青春,春季。 7. 白苹:一种水生植物,春天生长于水面,叶子浮在水面,白色,可用于制作美食。 8. 拂树:轻轻掠过树干。 9. 花仍落:花儿依然落下,表示风和日丽时,花朵也能慢慢凋谢。 10. 经林:穿过树林。 11. 鸟自惊:鸟儿因风声而受到惊吓。 12. 牵萝蔓动:萝蔓,藤蔓;这句描述的是风吹动着藤蔓。 13. 潜惹柳丝轻:潜,暗地里;惹,牵动;柳丝,柳树的枝条;轻,轻盈。这句描绘的是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 14. 入谷迷松响:入谷,进入山谷;迷,分辨不清;松响,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 15. 开窗失竹声:开窗,打开窗户;失,消失;竹声,风吹竹叶发出的声音。 16. 薰弦:古代的一种音乐,此处借指高雅的音乐。 17. 在御:在位,这里指的是皇帝倾听音乐。 18. 万国仰皇情:万国,指全国各地;仰,敬仰;皇情,皇帝的仁爱之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为《风不鸣条》,描绘了和风轻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向往和平、宁静生活的情感。首联“习习和风至,过条不自鸣”,以和风的形象开篇,展现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颔联“暗通青律起,远傍白苹生”,通过描述风和青律的关系,表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规律。颈联“拂树花仍落,经林鸟自惊”,则描绘了风过树林时,花朵飘落,鸟儿惊醒的场景,富有动态感。尾联“薰弦方在御,万国仰皇情”,通过音乐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期盼和对统治者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风不鸣条》是唐朝文人卢肇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绝句。这首诗创作于公元846年,此时正值唐朝晚期,社会矛盾逐渐加剧,政治腐败、边疆战乱等问题困扰着这个曾经的盛世王朝。 卢肇,字子发,江西宜春人,年轻时孤苦贫寒,但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才子。他的才学得到了唐宣宗的赏识,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然而,朝政日益衰败,党派之争激烈,宦官势力崛起,导致国家政治日趋腐朽。卢肇在任职期间,虽然尽忠职守,但终究无法挽救这个风雨飘摇的朝代。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卢肇以他独特的视角观察大自然,将内心的感慨寄托于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界的风无声、条不动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时光荏苒、岁月静好的人生感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