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郑集之醉梦斋
利欲醺人心,浓如饮醇酎。
沉湎死不休,宁论千日久。
岂知糟邱中,醒狂亦时有。
天地育万汇,亦各赋匹偶。
人情岂相远,好恶随妍丑。
集之年方壮,濯濯春月柳。
性独与人殊,无妇奉箕箒。
丈室夸醉梦,作诗诏朋友。
古来醉梦人,亡羊孰先后。
寒儒醉糟粕,酸涩宁可口。
庄生梦蝴蝶,幻境徒纷纠。
富贵得志士,列屋罗螓首。
象床粲锦幄,疎绮深朱牖。
酣寝唤不醒,鼻息春雷吼。
梅花霜雪姿,纸帐蔬荀臭。
问君有何好,甘作老鳏叟。
穷状徒累累,鸯债长负负。
犹如荷旃人,难论纯绵厚。
但问雪煎茶,何如羊羔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利益诱惑如同美酒,让人沉迷难以自拔。
长久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忘记了时间流逝。
可是谁知道,酒池肉林之中也有清醒的时候。
天地孕育万物,各有其独特的配对。
人类之间的感情并非遥不可及,每个人的喜好随着容貌的变化而改变。
青春年华正当旺盛之时,如同春天里嫩绿的柳树一样生机勃勃。
个性独特,没有妻子持家。
在房间中展示自己的沉醉和梦想,写诗邀请朋友们共赏。
自古以来的醉梦中人,谁又能说清谁先谁后呢?
贫苦的书生沉醉于劣质的美酒,尽管苦涩仍然难以忘怀。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幻境中只有纷繁纠葛。
富贵之人得以实现抱负,排列的房屋中满是美丽的女子。
华美的床上铺设着锦绣,窗户上挂着稀疏的窗帘。
沉睡的人们无法被唤醒,他们的鼾声如同春雷一般震耳欲聋。
梅花在风霜雨雪中傲然挺立,睡在床上的人闻到的是蔬菜的香味。
试问你怎么会喜欢这样的生活,甘愿做一个孤独的老者?
贫困的生活只是外在的表现,内心的情感却一直处于负债的状态。
就如同那些手持竹竿的人,难以评价他们的善良与厚道。
只想知道煮雪烹茶的味道,是否能胜过羊羔美酒。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集之:诗人的友人,醉梦斋的主人。
2. 醇酎(zhòu):醇美的酒。
3. 沉湎(miǎn):沉浸在酒色之中。
4. 糟邱(zāo qiū):堆放酒糟的土丘,这里指代醉酒之人。
5. 醒狂:清醒时的疯狂,这里指具有独特性格的人。
6. 万汇:万物。
7. 匹偶:成双配对的事物。
8. 人情:人类的情感。
9. 好恶:喜好和厌恶。
10. 春月柳:春天的柳树,象征着生机勃勃的景象。
11. 丈室:书房。
12. 奉箕箒(jiē zhǒu):指没有妻子照顾家务。
13. 寒儒:贫寒的读书人。
14. 糟粕(pò):这里指代低级趣味的事物。
15. 酸涩(sù):形容口感不好。
16. 庄生梦蝴蝶:庄子在梦中变成蝴蝶的故事,这里指虚幻的人生经历。
17. 列屋罗螓首:罗列的房屋中住着众多美女。
18. 疏绮(qǐ):稀疏的丝织品。
19. 朱牖(yǒu):红色的窗户。
20. 鼻息春雷吼:鼾声如同春天的雷声。
21. 纸帐:纸制的床帐。
22. 疏荀臭:粗劣的饮食味道。
23. 老鳏叟:独居的老人。
24. 穷状:贫困的生活状况。
25. 鸯债(yāng zhài):指婚姻中的债务。
26. 荷旃(hè zhān):拿着乞讨用的手杖。
27. 纯绵厚:品质纯正的丝绸。
28. 雪煎茶:用雪水烹煮的茶。
29. 羊羔酒:用羊羔酿制的酒。
去完善
赏析
《寄题郑集之醉梦斋》以“利欲醺人心”开篇,直接写出世俗名利对人心的影响,如同醇酎一般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然而,在醉梦中并非只有沉沦,还有清醒的时刻,如“醒狂亦时有”。诗人借助天地孕育万物、各具特色的现象来揭示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接着引出主人公郑集之,虽然年轻却独立特行,不娶妻室,以此衬托出他的与众不同。他邀请朋友们共享“醉梦斋”的欢乐,颇有几分古代圣贤之风。
然而,世间醉梦之人众多,既有潦倒书生沉溺于酒的酸涩之中,也有富贵人家的酣眠,而郑集之却选择“梅花霜雪姿,纸帐蔬荀臭”的生活态度。对于郑集之的选择,世人疑惑:为何他会选择这种孤独的生活方式?他似乎总是在欠债,生活艰辛而繁重,如同卖柴之人,难以评价其心地之纯真与厚实。世人在思量:郑集之喜爱的雪煎茶与羊羔酒相比,哪个更胜一筹呢?这些问题,或许需要郑集之自己来回答。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题郑集之醉梦斋》是南宋诗人吴儆的一首诗词。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金国南侵时期,南宋政权岌岌可危。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文人墨客的生活也受到影响。
在这个时期,吴儆因个性刚直,不趋炎附势,不为权臣所容,曾在地方任职,远离朝廷政治中心。他长期与朝中的忠诚耿直之士交往密切,诗酒酬唱,互为知己。在这首诗中,他以"醉梦"为主题,表达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心情,同时也寓含着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理想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是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创作的,展现了作者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