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
淡月微云对倚楼,无声河汉自西流。
高城忽起梅花弄,散作晴空万里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柔和的月光与稀疏的云朵映照在高楼上,银河默默无言地向西流淌。突然间,远方的城墙上梅花绽放,仿佛在晴空万里的秋天里挥洒一片灿烂。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寓郡城客舍:指居住在郡城的客栈。
2. 热不可寐:天气炎热得难以入睡。
3. 程彦举:人名,此处为作者的朋友。
4. 坐语:坐下来交谈。
5. 达旦:到天亮为止。
6. 对倚楼:对着楼阁。
7. 无声河汉自西流:比喻时间流逝。
8. 高城:此处指郡城。
9. 梅花弄:比喻梅花盛开的美景。
10. 晴空万里秋:晴朗的天空下,呈现出秋天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景和友情的古诗。诗中通过描绘淡月、微云、无声的银河等宁静的景色,以及突然出现的梅花和对晴朗天空的联想,表达出作者在夜深人静时与朋友畅谈的乐趣和对自然的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寓郡城客舍热不可寐与程彦举坐语达旦》,是南宋诗人吴儆在公元1144年所作。这个时期,正值宋金战争激烈之际,宋朝北方大片土地被金军占领,朝廷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此时,吴儆因为战乱和政局的原因,身处异地,无法回到家乡,心情十分沉重。
在这个背景下,吴儆与友人程彦举共同探讨人生世事,感叹时局艰辛,抒发家国情怀。诗中写道:“夜半篝灯对语频,火红树里见南闽。”反映了他们在夜深人静之时仍对未来充满希望,互相鼓励,积极面对困境的精神风貌。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正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吴儆对自己境遇的感慨以及对国事民生的忧虑的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