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乌纱巾饷客
落托乌纱垫角巾,已将清泚涤京尘。
请君便漉渊明酒,醉后从他雪满簪。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闲地戴着帽子,用边角布料擦拭清水,洗净京城中的尘埃。
请你准备陶渊明酒,喝醉后任由白发满头。
去完善
释义
乌纱巾:古代官员戴的一种头巾,后泛指官服;
饷客:招待客人;
落托:形作动词,有卸脱、脱离官场之意;
乌纱垫角巾:谓用乌纱头巾垫在头巾下;
清泚:清澈的水流;
京尘:京城里的尘土,代指世俗的烦恼;
渊明酒:指的是陶渊明喜好并赞美的白酒;
雪满簪:形容满头白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墨客宴请的诗篇。诗人通过乌纱巾这一道具,展现了主人翁不拘小节、洒脱不羁的形象。同时,也寓意着客人应在这样的氛围中尽情畅饮,享受这美好时光。诗中的“请君便漉渊明酒”,暗示着这是东晋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无忧无虑,令人向往。整首诗寓情于景,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清幽脱俗的宴会场景,令人心旷神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古诗《以乌纱巾饷客》出自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吴儆之手。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65年左右,正值宋金对峙时期。
在这一时期,南宋偏安江南,中原地区逐渐被金朝占据。然而,由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较为繁荣,诗人们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艺术创造。因此,这一时期的诗歌表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和现实关怀。
作为一位官场失意而退居江湖的文人,吴儆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早年科举失利,一度远离政治舞台,转而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然而,命运多舛的他最终还是被迫卷入政治漩涡,成为南宋朝廷的一员重臣。尽管如此,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并未减少半分。
在《以乌纱巾饷客》这首诗中,吴儆通过对乌纱巾这一礼物的描绘,展现了他在官场上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他以诙谐幽默的笔调,讽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与黑暗,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真诚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的社会动荡、民族矛盾以及诗人吴儆的个人遭遇。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独特韵味和深刻内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