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村道中邂逅赵仁甫
修途转清溪,孤村带寒日。
潇洒竹间亭,意行成小立。
宾主莫谁何,悠然良自适。
俄有贵公子,胡骢摇宝勒。
下马相劳苦,呼酒道畴昔。
遂令麋鹿姿,颇为人物色。
佳实进霜坚,异酿引寒碧。
兴尽还独归,沙头寒月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沿着清澈的小溪漫步,孤独的小村庄沐浴在寒冷的阳光下。
悠闲地走进竹林间的亭子,随意走走然后停下。
作为主人和客人无须刻意客套,每个人都怡然自得。
突然有一位显贵的公子出现,骑着镶满珠宝的马勒的战马。
他下马来表达关心,谈论过去的事情,邀请喝酒。
这位公子令人倍感尊重,他的风度似乎体现了人物的品味。
美味的果实经过霜降变得更坚硬,异国的酒水引来冷冽的绿色。
聚会结束后独自回家,月亮升起,照亮了沙滩边的寒冷。
去完善
释义
1. 杨村:地名,具体指代不详。
2. 赵仁甫:人名,诗中的友人。
3. 修途转清溪:道路宽广转为清澈的小溪。
4. 孤村带寒日:孤独的村庄带着寒冷的阳光。
5. 竹间亭:竹子之间的凉亭。
6. 意行成小立:随意行走暂时停留。
7. 宾主莫谁何:主客之间互相敬重。
8. 悠然良自适:悠闲自得的样子。
9. 俄有贵公子:突然出现了尊贵的公子。
10. 胡骢摇宝勒:胡人的骏马和马缰在摇晃。
11. 下马相劳苦:下马表示敬意。
12. 呼酒道畴昔:呼唤美酒,谈论过去的岁月。
13. 麋鹿姿:形容轻松自在的举止。
14. 颇为人物色:观察每个人的神情。
15. 佳实进霜坚:美味的果实经过霜降变得更坚硬。
16. 异酿引寒碧:特别的酒引出寒冷的绿色。
17. 兴尽还独归:兴致消失后就独自回家。
18. 沙头寒月白:沙滩上的月亮特别明亮。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杨村道中邂逅赵仁甫》诗中,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偶遇与交流。诗的开篇借“修途转清溪,孤村带寒日”展现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暗示着孤独旅程中的转机。接着通过“潇洒竹间亭,意行成小立”展现偶遇地点的优美与宁静。
诗人用“宾主莫谁何,悠然良自适”来描述他与赵仁甫之间的自然相处,体现了他们的融洽与舒适。而“俄有贵公子,胡骢摇宝勒”则刻画了一位形象鲜明的贵公子,他以慷慨的姿态邀请大家一起畅饮,使得原本宁静的画面多了一丝热闹与活力。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描述了他们共享美食与美酒的时光,从“佳实进霜坚,异酿引寒碧”中可以看出他们品尝的是优质的果实和独特的佳酿。最后在“兴尽还独归,沙头寒月白”中结束这幅画卷,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为这次相聚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全诗语言简洁明快,诗意盎然,很好地表现了旅途偶遇的美好时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杨村道中邂逅赵仁甫》是南宋词人吴儆的一首古体诗。这首古诗创作于公元1159年。当时金国入侵,战乱频繁,南宋政权偏安一隅,局势动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诗人吴儆出仕为官,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尽一份力。
在这一年中,吴儆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在朝廷任职,却因直言不讳、刚正不阿的性格受到排挤,无奈辞官回乡。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赵仁甫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结伴游历山水,抒发忧国忧民之情。在杨村道中的一次邂逅,吴儆有感而发,挥毫写下了这首古诗。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赵仁甫之间的真挚友情,还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在他们的眼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们渴望能在这个乱世中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