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程彦举诗卷
文采於菟见一斑,旧知句法有渊源。
慇懃不废琢磨力,圆熟几无斧凿痕。
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
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你的文采如同猛虎般势不可挡,我早已了解你精通古文的奥秘。
你总是勤奋不懈地磨练着自己的技艺,让作品完美到几乎看不出人工的痕迹。
明天我们也许只能遥遥相望,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再次举杯畅谈。
秋天的景色多么美好,我要将这些风景用文字记录下来寄给你,希望你能喜欢。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於菟:本指虎,这里形容文采像老虎一样出众。
2. 一斑:比喻事物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
3. 句法:诗文的句式和结构。
4. 渊源:事物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5. 慇懃:诚挚恳切。
6. 琢磨:研究探讨。
7. 圆熟:技艺高超。
8. 斧凿痕:雕刻的痕迹,这里形容诗文自然流畅,没有雕琢痕迹。
9. 风烟:风景;风物。
10. 樽酒:酒杯。
11. 银钩:用银色丝线编织的帘幕,比喻精美的书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的赏析如下:
诗人首先用“文采於菟见一斑”赞美了程彦举的诗卷,表明他的才华和诗句犹如斑斓的虎皮,给人以惊艳之感。同时,诗人提及“旧知句法有渊源”,意味着程彦举的诗句风格独特且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紧接着,诗人通过“殷勤不废琢磨力”表达了对程彦举在创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专注的敬佩之情。同时,他也认为程彦举的诗句已经达到了“圆熟几无斧凿痕”的境界,即诗句流畅自然,如同浑然天成一般。
随后,诗人感叹“明日风烟空有梦,何时樽酒得重论”,表达了与程彦举重逢的期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最后,诗人以“秋来景物皆佳句,写寄银钩莫厌烦”寄语程彦举,希望他能继续创作出更多优美的诗句,展现自己的才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还程彦举诗卷》是南宋诗人吴儆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115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原地区战乱频繁,民众疾苦。
吴儆,字益恭,号乐庵,南宋著名政治家、文人。他曾在南宋朝廷担任过谏议大夫、御史中丞等要职,对国家的治理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曾受到权臣秦桧的排挤,被贬谪到江西。
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的侵略,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愈演愈烈,政治腐败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吴儆的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的关切之情。
《还程彦举诗卷》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程彦举赠诗的感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通过这首诗,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吴儆在人生低谷时,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