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

标题包含
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
史君文彩汉相如,暂向明时绾左符。 为郡似家身似客,视民如子吏如奴。 鲁公金石光千古,吏部文章妙两都。 戴白垂髫相与语,如公治行向来无。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的文学才华堪比汉代的司马相如,暂时在这个时代握持着重要的职位。您以家庭般的关爱治理着这个地区,对待民众如同子女,对待下属如同奴隶主。您的德行如同杜甫的金石之光永远照耀着后人,您的文学才能也如同韩愈的文章美妙绝伦。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黄毛小儿,都在谈论您的美德,就像是对待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一样。
去完善
释义
1. 送:送别之意; 2. 洪史君:人名,洪姓的史官; 3. 赴阙:指官员离开任地到朝廷去; 4. 移节:迁移地方,转移职守; 5. 会府:地方政府; 6. 文彩:文章的才华; 7. 汉相如:汉代文人司马相如; 8. 暂向:暂时前往; 9.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10. 绾:系结之意; 11. 左符:古代调兵遣将所用的符信; 12. 为郡:做地方官员; 13. 似家身似客:意指虽然身为地方官员却如同在家一样熟悉,但身份仍如过客一般; 14. 视民如子:对待百姓如同子女般关爱; 15. 吏如奴:对属下官吏要求严格,如同对待奴隶般严加管教; 16. 鲁公:西汉名将马援,因曾铸有“马革裹尸”的金石碑文而得名; 17. 金石:这里指金石碑文; 18. 光千古:流传千古; 19. 吏部文章:唐代诗人杜甫曾任职吏部员外郎,诗风独特; 20. 妙两都:赞颂洪史君的诗歌在京都和洛阳两地都备受赞誉; 21. 戴白:白发老人; 22. 垂髫:儿童; 23. 相与语:相互交谈; 24. 如公治行:像您这样具备良好品行的人; 25. 向来无:从古至今都没有过。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官员风采的诗词。首先提到洪史君的文采如同汉代的相如,被任命为郡守,就像回到了家乡一样亲切。他在任期间,对待百姓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备至,对待下属和属官则严格要求,视他们如仆人一般。接着提到洪史君具有高尚的品质,他的言行就像鲁公碑那样流传千古,又像吏部文章那样美妙绝伦。最后提到,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垂髫之年的孩子,都对洪史君的政绩赞不绝口,觉得他是一位难得的好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洪史君赴阙移节会府》这首诗为宋代诗人吴儆所作。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当时,吴儆任建康府通判。 在南宋初期,战争频繁,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在困境之中,知识分子们依然心怀理想,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国家和民族谋求福祉。吴儆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期许和祝愿,希望他在赴任途中能够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诗中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士人阶层的尊重和对知识的重视。在吴儆所处的时代,文人墨客往往会在送别诗中对即将上任的友人表达祝福和期待,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文人精神的尊重和崇尚。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