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静
神静何须卜,心闲即是仙。
芋煨牛粪火,瓢滴马鬃泉。
绿染春风柳,红匀晓露莲。
明朝晴景好,一棹尽平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心境平和无须占卜吉凶,心中恬淡便是逍遥神仙。
芋头放在牛粪火上慢慢炖煮,水瓢舀起马鬃上的清泉。
春天绿意点缀柳枝,晨露润泽莲花别样红。
明天晴天景色宜人,一叶小舟荡漾在水面之上。
去完善
释义
1. 神静:精神安宁的状态。
2. 卜:占卜,古人预测吉凶的一种方法。
3. 心闲:心境宁静,无牵无挂。
4. 仙:仙人,道家传说中长生不老的人物。
5. 芋:芋头,一种食物。
6. 煨:用微火慢慢地煮。
7. 牛粪火:以牛粪为燃料的火堆。
8. 瓢:葫芦制成的容器,用于舀水或酒。
9. 马鬃泉:马鬃山下的泉水,这里用作借代修辞手法,泛指山中泉水。
10. 绿染春风柳:春风吹过,柳树绿了。
11. 红匀晓露莲:清晨的露水让莲花更红艳。
12. 明朝:明天。
13. 晴景:晴朗的天气。
14. 一棹:一叶扁舟。
15. 尽平川:行尽平坦的陆地。
去完善
赏析
《神静》许月卿这首诗词以描绘田园生活为主,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生活中寻找到心灵的超脱和愉悦。诗人通过强调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使读者感受到在忙碌的尘世中,寻求内心的平静是通向幸福的秘诀。全诗结构紧凑、意象生动,充分展示了诗人独特的生活视角和对自然的敏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神静》是南宋诗人许月卿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求心灵宁静的画面,表达了他在纷扰尘世中对心灵的追求和修养。
创作背景:公元1259年,正值南宋末期,蒙古军队南侵,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此时,许月卿任潭州知府,身处战乱之中。在国家民族危机四伏的困境下,许月卿感受到了时代的压力和个人命运的渺小。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寻求内心平静的努力,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在这段时间里,许月卿的人生际遇可谓坎坷。他不仅饱受战乱的困扰,还遭遇了家庭的不幸。然而,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对人生价值和心灵修养的追求。在面对时代的大变革时,他选择以诗歌为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考,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同时间段内,南宋社会处于严重的政治腐败和民族危机中。一方面,权臣贾似道把持朝政,贪腐成风;另一方面,蒙古铁骑南下,国家形势岌岌可危。在这种背景下,许多知识分子开始反思现实,寻求精神上的慰藉。许月卿的这首《神静》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心灵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