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辛卯岁应举过西峡渡

标题包含
辛卯岁应举过西峡渡
白鹿山头云欲颓,峡门滩下水如雷。 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嵚崎还更来。 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 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如今第几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林亦之"的详细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您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帮助您查找。
去完善

译文
白鹿山头的云彩即将散尽,峡门滩下的水流轰鸣如雷。 那个精美的锦囊已经破损无用,而我的头巾却依旧完好。 我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又有谁能轻易地脱离尘世呢? 让我们乘坐小舟渡过这片水域,不要去计较这是第几次。
去完善
释义
1. 白鹿山:位于江苏苏州境内。 2. 峡门滩:此处指长江三峡中的一个渡口。 3. 锦囊:用锦做成的袋子,用来装诗稿或文件。这里指诗人携带的书写用具。 4. 席帽:古代士人戴的一种帽子。 5. 嵚崎:形容山高峻的样子。 6. 扁舟:小船。 7. 牛羊渡:此处指渡口的船只往来频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加科举考试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通过描绘山头的白云和峡谷的流水,展现了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色。颔联则以“锦囊破裂”和“席帽嵚崎”表达诗人虽才华横溢却无处施展的无奈与辛酸。颈联则表达了诗人自己无法逃脱世俗压力,同时怀疑他人是否能够超脱尘世困扰的心情。尾联则通过描绘诗人乘舟渡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决心暂时抛开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静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节奏明快,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辛卯岁应举过西峡渡》是南宋诗人林亦之在辛卯年(公元1171年)参加科举考试途中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林亦之生逢南宋中期,国家动荡不安,他立志报效祖国,希望通过科举考试踏上仕途,为国家做出贡献。 辛卯年正值金兵南下侵扰南宋之时,国土破碎,民生疾苦。在这个特殊时期,林亦之肩负着沉重的家国情怀,踏上了科举之路。在前往京城的途中,他来到了西峡渡,这里曾是唐朝杜甫的名篇《秋兴八首》的灵感来源地。面对着汹涌的江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辛卯岁应举过西峡渡》。 在这首诗中,林亦之通过对西峡渡的自然景色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担忧国家的未来,忧虑百姓的生计,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