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江楼古调以别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间,贵在情义耳。
嘉禾二三友,一见倾底里。
春风散天和,非彼亦非此。
清淑温以直,常甫正而美。
东涉金沙雪,西挹钱塘水。
舟泛月双湖,辔联松九里。
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
宣桥岁云暮,乃复得伯起。
颀然出玉山,臭味林吴似。
修门亦旬月,朝夕相料理。
饯我江上楼,楼栏豁天宇。
海山渺无际,呼吸入窗几。
长鲸骇高浪,卷舒在吾趾。
风帆擘天出,揖别苦无语。
共挽春江涛,洒作苍生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个强劲的力量交锋,八方边远之地犹如兄弟般团结。
人生在世,天地之间,最宝贵的是真挚的情怀和正义。
美好的一二个朋友,第一次见面便知交心。
春天的温暖驱散严寒,不分彼此和异类。
清新优美中透露出温暖与真诚,永保正义和美好。
东西交汇,领略金沙滩的雪景,西湖的水韵。
泛舟赏月,欣赏九里的松林美景。
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追随好友共度时光。
来到年老的宣桥,又遇到了好朋友伯起。
他身材修长,气质高雅,与我志同道合。
相处的日子虽然短暂,却充满欢笑。
告别时,我们在江边的楼上话别,窗明几净。
远望大海山川,无边无际,恍若近在眼前。
巨鲸惊涛骇浪,起伏变化尽在脚下。
扬帆远航,浩渺无垠的天空如同画卷展开。
送别时无言以对,唯有泪千行。
愿我们共同驾驭江河波涛,化身为滋润苍生的春雨。
去完善
释义
1. 两角勍触蛮,八荒等兄弟:词语出自古代成语,“两角”形容力战强敌,"触蛮"意指人类社会中的纷争;"八荒"指的中国的四面八方,即广泛的地区。这两句诗比喻朋友间共同为国家和人民斗争的勇气。
2. 嘉禾:地名,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
3. 底里:心底深处。
4. 金沙:地名,指的是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
5. 西挹钱塘水:表示诗人向西行舟,沿途欣赏钱塘江的美景。
6. 月双湖:这里的"双湖"应指的是江苏省的洪泽湖和射阳湖。
7. 辔联松九里:描写了诗人乘船出行的情景,"辔联"指的是连接马匹的马缰绳,这里指代船只。
8. 冬春朔四换:描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
9. 宣桥:地名,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
10. 颀然:指的是身材高大的样子。
11. 玉山:指的是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的一座山峰,也是上饶市的主要景点之一。
12. 修门:指的是中国的城门。
13. 料理:管理或照应。
14. 饯我江上楼:这是诗人用来表达友人送别自己的场景。
15. 楼栏豁天宇:描述的是诗人在楼上看到的开阔的景象。
16. 海山:指的是山与海相连的景象。
17. 呼吸入窗几:形容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感受到的大自然的气息。
18. 长鲸骇高浪:描述的是大自然的壮观景象。
19. 风帆擘天出:形容船帆迎风飘扬的样子。
20. 苍生雨:指的是普降甘霖,解救众生疾苦的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江楼古调以别》,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琐碎场景以及表达离别之情,巧妙地展示了“情义”这一主题。整首诗歌的语言质朴且生动,情感真挚且浓厚,给人一种强烈的共鸣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江楼古调以别》是宋代诗人钱时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与友人在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共同回忆往昔美好时光的感慨。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阶段。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这个特殊时期,文人墨客们更加珍视友谊,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钱时生活在南宋的中后期,他在学术上颇有造诣,但仕途并不顺利。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故乡江南地区度过,与当地的文人雅士多有交往。其中,吕守之、林常甫、吴清淑和吕伯起等人都是他的挚友。他们时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谈论时政,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钱时与吕守之等友人相约乘船西行,临别之际,他们在江楼上设宴饯行,共同吟咏古调诗歌,表达对彼此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这首诗便是钱时在此次告别宴会上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对于即将分离的不舍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