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感遇十二首 七

标题包含
感遇十二首 七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 张九龄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人们只知夸赞桃李芬芳艳丽,却忽视了这丹橘同样能够提供浓荫与硕果。
去完善
释义
徒言:空谈;树桃李:种植桃树和李树;阴:庇荫,引申为贡献或价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丹橘为核心意象,通过描绘其经冬不凋的特性,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对世事不公的微讽。开篇点明丹橘的非凡之处,并强调其耐寒之志源于自身而非外在条件;继而以“荐嘉客”受阻暗喻自身才华未得施展,感叹命运多舛。最后两句则借世人偏爱桃李反衬丹橘的孤高冷寂,进一步深化主题。整首诗语言质朴而寓意深远,既体现了张九龄的政治抱负,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开元年间,彼时张九龄正经历仕途的起伏。作为一位忠诚而有远见的政治家与文学家,他目睹了朝廷内部复杂的人事斗争,并深感个人命运如同浮沉于波涛之中。此诗借丹橘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索:丹橘虽身处江南温暖之地,却并非依赖地利,而是因其自身坚韧不拔的品性才能经冬常绿。这正是张九龄以物喻志,表达自己高洁情操和独立人格的方式,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