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韦城李少府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送别来自南昌的友人,在临别的小亭等待春天的到来。欣赏着渐渐凋谢的野花,聆听着树林里仍然新鲜的声音。
告别时一同品尝美酒,沿着青门大路行走,待归来时同乘白马渡过江河。无论我们相隔多远,只要心意相通,即便是万里之遥也如同近在咫尺。

去完善
释义
1. 韦城:今河南省安阳市区及安阳县部分地区。
2. 李少府:少府是中国古代官职名,负责管理皇帝的生活起居,地位较高。这里指李姓官员。
3. 张九龄:唐代大臣,文学家,此诗是他的送别之作。
4. 南昌:今江西省南昌市,此处指唐时江西地区的州县。
5. 尉:地方小官吏,负责治安、征收赋税等。
6. 离亭:指送别的地方。
7. 西候春:向西迎接春天的到来。
8. 野花看欲尽:形容野外花朵逐渐凋谢的景象。
9. 林鸟听犹新:鸟儿在树林中啼鸣,听起来依然新鲜。
10. 别酒青门路:青门,长安的城门之一,此代指长安;别酒,送别的酒宴。
11. 归轩白马津:轩,马车;白马津,黄河渡口之一,此代指中原地区。
12. 相知无远近: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不论距离远近都会相互靠近。
13. 万里尚为邻:即使相隔万里,也如同邻居一样亲近。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寓情于景、意蕴深长的送别诗。诗歌以“送韦城李少府”为题,表达出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谊。开篇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场景,从地点到时间都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提到的“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形象地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同时也寓含着离别之际的无限感慨。接下来的诗句则传达出诗人为友人离去的惆怅心情,同时又表达了对重逢的美好期望。最后两句诗寓意深刻,表达了无论距离多么遥远,真正的友谊始终如同邻居般紧密。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韦城李少府》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唐朝正处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然而,这个时期的皇室生活奢靡,政治斗争激烈,文人士大夫的命运也深受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张九龄已官至尚书令,成为了朝中重臣。虽然他在朝廷的地位显赫,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理想,仍然关心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生活。他与李少府的友谊深厚,因此在这首送别诗中,他表达了对于朋友的深深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文化发展到了高峰,诗歌成为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张九龄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送韦城李少府》正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绘离别场景,抒发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