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通化门外送别

标题包含
通化门外送别
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 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世称“张曲江”。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为开元盛世的最后一位名相。 张九龄出身书香世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查看更多
隔壁老王
去完善

译文
时常离别,容貌已改,长久的忧虑让心绪低落。为正义将私人情感割舍,却将真情交付给了故人。 在官场上并不顺心如意,劳碌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各种琐事。在这个夜晚,我的灵魂离开了肉体,去追寻那曾经的梦境,首先飘回了熟悉的老树林。
隔壁老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通化门:古长安城门之一,位于唐长安皇城东北部,临近渭水。 2. 屡别:多次离别。 3. 容华:指女子的美貌。 4. 长愁:长期的忧愁。 5. 意绪:心绪、情绪。 6. 义:道义。 7. 私爱:个人的偏爱或喜好。 8. 劳生:劳累的人生。 9. 事机:事情的来龙去脉。 10. 离魂:离别的情绪。 11. 旧林:熟悉的环境,家乡。
隔壁老王
去完善
赏析
首联“屡别容华改,长愁意绪微”,概括了人生的离别频繁,容颜渐老,以及由此带来的惆怅之情。虽然惜别之情难以言表,但作者还是巧妙地运用了“容华改”和“意绪微”来表达出岁月沧桑、时光荏苒的主题。 颔联“义将私爱隔,情与故人归”,则道出分离的无奈与责任。在道义与私情的抉择中,诗人选择了前者,但也因此更加珍视与故人的情谊。这一联体现了作者的矛盾心情,也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写照。 颈联“薄宦无时赏,劳生有事机”,揭示出作者自身的命运:宦游在外,无法尽情欣赏美景;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为琐事所困。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的处境,也为全诗增加了深度。 尾联“离魂今夕梦,先绕旧林飞”,表达出诗人对于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过去的留恋。即便在梦中,他的灵魂也会先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这不仅是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不舍,更是对自己心灵的慰藉。
隔壁老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733年秋,张九龄离别长安时写下了《通化门外送别》这首诗。此时的大唐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但社会矛盾逐渐显现,政局开始动荡。张九龄作为一位富有才情的诗人,其人生经历了沉浮起落。他曾任玄宗朝宰相,后因李林甫排挤而遭贬谪。这一年秋天,他被外放为荆州刺史,离开长安前与友人告别,心境颇为复杂。通化门外送别的场景激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也让他对未来充满担忧。整首诗展现了这位才子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经历和复杂情感。
隔壁老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