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暮春杂兴 其三

标题包含
暮春杂兴 其三
闭门花落又春深,白纻歌残对晚斟。 惆怅年来心绪恶,一庭烟草绿沉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来临,花朵纷纷飘落,关门静思;吟唱完《白纻》歌曲,便对着晚霞小酌一杯。这些年以来,惆怅之情涌上心头,思绪纷繁复杂,而眼前的庭院,一片草绿盎然,却显得更加沉重。
去完善
释义
1. 闭门:关闭门窗,这里指隐居或闲居。 2. 白纻歌:古乐府曲名,多表现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3. 惆怅:伤感,苦闷。 4. 年:岁月,时间。 5. 心绪恶:心情恶劣。 6. 一庭:整个庭院。 7. 烟草:烟雾般的雾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葛起耕的《暮春杂兴 其三》。诗的前两句“闭门花落又春深,白纻歌残对晚斟”,描绘了诗人在暮春时节独自闭门沉思的景象。“花落又春深”写出了春光消逝、百花凋零的暮春景象,同时也象征着诗人青春年华的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无常。“白纻歌残对晚斟”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暮春景色时的心情。白纻歌是古代江南地区的民歌,用于表达离别之情,此处暗含诗人的离愁别绪。 诗的后两句“惆怅年来心绪恶,一庭烟草绿沉沉”,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惆怅年来心绪恶”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烦恼与忧虑的回顾,以及对未来的担忧。这种心情可能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有关,也可能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一庭烟草绿沉沉”则以庭院中烟草的绿色渲染出春天的氛围,与首句中的“花落又春深”形成对比,强调了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力量。同时,烟草的绿色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春杂兴 其三》是南宋诗人葛起耕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这一时期,南宋与金国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状态,经济、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然而,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民生疾苦,民众对现实的不满情绪逐渐升温。 葛起耕在诗中的描绘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在年轻时曾应试科举,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及第。后来,他回到家乡,开始致力于诗歌创作和教育工作,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艰辛。在这首《暮春杂兴 其三》中,葛起耕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期盼,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