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览镜

标题包含
览镜
览镜羞看鬓点霜,若云勋业更堪伤。 已甘身向山中老,安得名留海内香。 雅志拟联高士传,倦游慵入少年场。 长吟酒醒凭阑处,更听秋碪答暮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看镜子时,我因鬓角出现的白霜而羞愧,想到自己过去的事业和成就更是令人神伤。我已愿意在山中度过余生,但我的名声如何能在海内留下芳香呢?我渴望像高士那样过上高雅的生活,厌倦了在繁华世界中漂泊游走。醉酒醒来后,我在栏杆旁长吟诗句,耳边又传来秋天的捣衣声与傍晚的蝉鸣交响。
去完善
释义
1. 览镜:照镜子。 2. 羞看:害羞地看。 3. 鬓点霜:鬓角有白发。 4. 若云:像天上的云彩那样高远。 5. 勋业:功业。 6. 更堪伤:更加令人悲伤。 7. 安得:怎么能得到。 8. 海内香:指名扬四海。 9. 雅志:高尚的志趣。 10. 拟联:准备编写。 11. 高士传:记载隐士生平的书。 12. 倦游:厌倦了游历。 13. 慵入:不愿意进入。 14. 少年场:繁华的生活场所。 15. 长吟:大声朗诵。 16. 酒醒:醉酒清醒过来。 17. 凭阑:倚靠栏杆。 18. 秋碪:秋天的捣衣声。 19. 暮螀:傍晚的蝉鸣。
去完善
赏析
《览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镜子时对自己的感慨。首句“览镜羞看鬓点霜”表现了诗人的自怜之情,他对自己两鬓的白发感到羞愧,这是因为他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接下来的两句“已甘身向山中老,安得名留海内香。”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和成就的渴望。他认为自己甘愿在山中度过余生,但他希望能留下一些名声,让世人铭记。 接下来,“雅志拟联高士传,倦游慵入少年场。”诗人表示他希望将自己的高尚品质载入史册,但同时也厌倦了那些浮华的生活,不愿意再参与到其中。最后两句“长吟酒醒凭阑处,更听秋碪答暮螀。”则是诗人酒后倚栏时的感悟,他听到了秋天的砧声和傍晚的寒螀叫声,这些声音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览镜》是宋代诗人葛起耕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历史阶段,诗歌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 在这个时期,葛起耕的个人经历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一些小官,但因直言不讳地抨击时政而遭到贬谪。在这期间,他深入民间,体验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这使他的诗作具有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意义。 在葛起耕所处的时代,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士人阶层热衷于科举考试,以求获得功名。然而,葛起耕并没有被这种风气所影响,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关注民生疾苦,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览镜》这首诗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作的。通过观察镜子中的自己,诗人反思了自己的一生,表达了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社会的关切。他用简练的诗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