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中梦故山

标题包含
雨中梦故山
冥冥细雨湿江城,掩映书窗翳复明。 倦客一杯愁顿减,故乡千里梦初成。 金华洞口羊惊起,石佛山头鹿伴行。 何日东归溪上路,一犁春渌带云耕。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飘渺细雨湿润了江边的城市,遮挡的书窗时而明亮时而昏暗。疲惫的游客饮下杯酒忧愁顿时减轻,思乡的梦在千里外的地方初现雏形。金华山洞中,群羊受到惊吓四散而起;石佛山头边,小鹿相伴而行。什么时候能在东边归乡的溪流小路上,驾着云雾,带着春天的绿水耕种呢?
去完善
释义
1. 江城:即指武汉,因江水穿城而过得名。 2. 冥冥:形容阴雨连绵的样子。 3. 掩映:遮蔽或显现,这里表示窗户在树叶的遮挡下时而明亮时而阴暗。 4. 书窗:书房的窗户。 5. 翳:树木繁茂的地方。 6. 顿减:顿时减轻。 7. 金华洞: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附近的一处旅游景点。 8. 石佛山:未知具体位置,可能是某个山名。 9. 鹿伴行:山中行走时与鹿相伴。 10. 东归:向东回归故乡。 11. 溪上路:溪边的小路。 12. 一犁春渌:指春天播种时,用犁翻新的田地上的水。 13. 带云耕: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下耕作。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首联“冥冥细雨湿江城,掩映书窗翳复明。”描绘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烟雨蒙蒙的景致,通过“湿江城”与“翳复明”的细节展示出雨中的氛围。 颔联“倦客一杯愁顿减,故乡千里梦初成。”表达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因愁绪而疲惫不堪,但在梦中却回到了遥远的故乡。“一杯愁顿减”传达出诗人借酒消愁的心境。 颈联“金华洞口羊惊起,石佛山头鹿伴行。”此联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金华洞的传说,二是石佛山上的神鹿故事,旨在表现诗人梦境中的奇幻景象。 尾联“何日东归溪上路,一犁春渌带云耕。”是诗人表达希望有一天能重返故里过上恬静生活的理想,他以“溪上路”和“一犁春渌带云耕”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田园画卷。 整首诗以梦为线索,将诗人思乡之情、旅途困倦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串联起来,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风情的生动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中梦故山》是南宋诗人葛起耕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公元1270年左右。这个时期,南宋政权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北方金国不断南侵,而南方的内部政治斗争也日益激烈。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诗人葛起耕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葛起耕,字季高,号空青,浙江东阳人。他是南宋的一位进士,曾任地方官吏。在南宋末年,由于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葛起耕深感民生疾苦,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多表现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和对战争的忧虑。他在《雨中梦故山》一诗中,通过描绘故乡的山川景色,表达了对自己故乡的热爱以及对战争破坏的痛惜。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在这个时期,诗人葛起耕身处官场,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以诗歌为载体,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忧虑和关切。这首诗既有对故乡山水景色的描绘,也有对战乱破坏的痛惜,充分展示了一个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