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不寐

标题包含
不寐
空床展转对孤檠,寒漏年长更雨声。 如此乾坤闲岁月,明朝华发满头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深人静时辗转难眠,只能面对孤独的台灯,听着窗外的雨滴声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明天醒来,又是一头白发。
去完善
释义
1. 不寐:失眠;不能入睡。 2. 空床展转:孤独无侣,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3. 对:面向。 4. 孤檠:独自一人的灯火;此指孤独的环境。 5. 寒漏年长:寒冷的时光漫长。漏,古代计时工具,指时间流逝。 6. 更:更换,更替。 7. 雨声:此处可理解为凄凉的气氛。 8. 如此乾坤:这样的世界。 9. 闲岁月:空闲的时间;指未建功立业的时光。 10. 华发满头生:白发丛生;形容年纪老大的样子。华发,花白的头发。
去完善
赏析
《不寐》张蕴这首古诗抒发了作者对夜深无眠、辗转反侧的无奈和悲哀。诗中“空床展转对孤檠”描绘了孤独的夜晚,独自在床上辗转反侧,而窗外只有一盏孤零零的油灯陪伴着诗人。接下来,“寒漏年长更雨声”形容漫漫长夜中的寂静与单调,滴滴答答的雨声增添了孤独的氛围。最后两句“如此乾坤闲岁月,明朝华发满头生”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虚度时光的感慨,因为一夜无眠而担心明天会生出满头白发。整首诗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深夜无眠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岁月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不寐》是明朝诗人张蕴的一首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感叹世事无常的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明朝后期,即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初。 在那时,正值晚明时期,国家内外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诗人张蕴的个人命运也充满了曲折。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却因直言敢谏而被罢免,最后落得个郁郁不得志的下场。这种人生际遇使他对国家和人民的苦难有了更深的体悟,也为他诗歌创作的深沉内涵提供了现实土壤。 此外,晚明时期的文人墨客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深受前代文学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新兴市民文化的冲击。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张蕴的诗歌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既有对传统儒家仁爱的倡导,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和反思。 综上所述,《不寐》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体现了明朝晚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历史现实,以及诗人张蕴在当时独特的人生际遇和文化氛围下的情感寄托。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